第一卷 第七十一章 第一军西进 3(1/2)
第一卷 第七十一章 第一军西进(3)
民国二年(1913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对各地的官员称呼还没有来得及做调整和改变,特别是许多文官的称呼和西北等偏远地区的武官的名称叫法。南方各省由于革命党出现的早,故而在这方面相对要好一些,但北方各地区,如东北、西北等地,仍然在沿用清朝时期的官吏名称,如县丞、布政使、学督、都督、提督、镇守使、总兵等等。
麟的西宁总兵的官职这个时候还在任上,那个时候的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马麟也就是西宁军分区的司令员,驻守防区也就是西宁地区而已。第九十混成旅旅长马安良官拜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所以在官职和地位以及管辖区域上,是在马麟之上的。二者均为地方部队,而奉命出征西藏的第十六师,属于国家的部队,相当于皇帝的钦差下地方,地方官员在第一时间要来迎接。
安良率领他的西军到西宁以后,知道十六师在兰州驻扎下来后很是后悔和气愤,还带那么一点不甘。气愤这支山西军队果然是来和他抢甘肃地盘的,后悔自己不应该那么早就带军队出来,不甘的当然是舍不得对甘肃军政大权的渴望。得知十六军停在兰州之后,马安良差一点带领军队返回兰州,幸亏马麟劝住了他,马麟告诉他:“现今已是共和年代,内地新军的战斗力已经不是我们可以抵抗的;今十六军与九十混成旅同为朝廷之正规军队,但大哥的九十混成旅有多少快枪多少大炮?大哥不妨暂等片刻,看这个十六师是否会继续停留。大哥的九十混成旅已经出来,这个十六旅要是还守在兰州不动,我们就有话说了,可以向北京暗中报告,到时候不管北京是否理会这件事,大哥你就处于有利地位。冒然返回兰州,只会为十六师对付大哥找到借口”。
马麟并非想要真心帮助马安良,前文已经说过,自从他成为西宁总兵,领兵驻守西宁之后,名义是他是西军的一员其实已经自成一系。特别是一九一二年他成立“宁海军”后,基本上和兰州的马安良没有了多大关系。在西宁驻守期间,也曾奉朝廷命令率部到玉树地区的结古镇平叛,对藏区有一定的了解。也是在这次平叛过程中,在请求马安良派兵支援时马安良并没有派出部队对马麟进行支援,让马麟对自己这位同族大哥非常的不满。
安良带兵进入西宁离开兰州之后,马麟清楚马安良这次可能回不去了,所以当马安良要带兵会兰州时他就出面劝解。果然,不久李树峰的独六师就开到了西宁,马安良本来不愿意去见李树峰,也是在马麟的劝说之下才来的;之所以在三天之后,也是马安良想给李树峰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谁才是这里的地头蛇。
得知马安良来访,李树峰让人将两位回族将领带进了自己师部所在的关帝殿,自己在那里等候。一见到李树峰,马安良和马麟两人都有一瞬间的失神----这位统制官的年纪也太小了吧!应该是旁边的这位才是。李树峰的年纪在赵天一一伙人之间算比较大的,不过也才二十一岁而已,整个人脸上的青涩之气也没有退去,在马安良、马麟等人看来就是一个小孩子吗!两个人环视一圈后就把眼光从李树峰身上移开,看在了李树峰旁边的中年人身上,因为他的军服肩章上面的标识(星星)是和那个年轻人一模一样的。
由于自己一伙人的年龄,在这个时期的众人眼里实在还算不上是大人;在自己军中还好,因为士兵年轻、所有军官也都在三十岁以下,加上军纪严格,也没有什么人敢因为年龄而不服从命令的。但对外就又是一种情况,为了不因为年龄问题而生出事端,所以赵天一不但自己戴上假胡子糊弄人,还让自己的年轻手下也如此效法。于是这群年轻人在自己的年龄上面各处奇招,有的也和赵天一一样戴上假胡子,比如陈子华等;有的则在身边带上一位年龄成熟一些的人,做自己的替身,比如李树峰等。当然这些人也都一些和老赵家关系密切、在社会上混了很久的人,应付一些场面还是没有问题的;当必须面对外人进行沟通见面时,这些成熟的人就正好派上了用场,就像今天这种时候。
“鄙人十六师副师长王炳旭,两位前来未曾远迎还望见谅”!李树峰身边的中年人开口到。“王副副师长,这位年轻的将军是”?李树峰见对面的一人问起来,就主动开口说到:”我是十六师参谋长李峰,两位不知如何称呼“?马安良两人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还没有做介绍呢,马麟就连忙说到:“鄙人西宁总兵马麟马勋臣,这位是甘肃提督马安良马大人。今上师远道而来,我等特意前来拜访”。
请两人坐下以后,侍从人员送上茶水之后马安良就先说到:“王副师长、李参谋长,本人的第九十混成旅也是入藏区的部队,如今也在十六师的节制之下。我部如今粮草不济,军饷不足,就连手中的武器也都是以大刀长矛为主;为此我军营中士气不振、军心不稳,很是让人担忧。刚才进营时看到十六师的官兵全部都是人手一支洋人的快抢,很是让人羡慕啊;不知两位上官可否能为我九十混成旅提供粮响和装备,这样手下的娃娃们也才有胆气出去”。
听了马安良倚老卖老的话,没有等王炳旭开口,李树峰就很不客气的回答到:“陈师长在留住兰州,为我军入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