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出谋划策(1/2)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出谋划策
赵天一能轻松俘获杨永泰,最关键的还是利用自己对杨永泰的熟悉和了解,以及这个时候杨永泰本人的政治观点还没有成熟这些机会。还有就是到了现在赵天一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政治主张和所谓的主义标准,让杨永泰看到了可以组建和成立一个新政党的希望。两个人可以说是狼狈为奸一拍即合,很快勾搭到了一起。
经过走访,杨永泰发现赵天一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农村最大的一个问题---土地供求紧张的问题,也就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问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全部都在从事农业生产或者跟农业生产相关的一些产业;任何统治者或者政治组织一上台首先就是要处理和解决这一大问题。特别是这些统治者或者政治组织上台时本身就依附有很多地方财阀和地主势力,为了满足或者报答这些地方势力以及地主,统治者就必须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土地的需求。这是中国社会千百年以来就形成的习惯,不是哪一朝哪一代可以随便就改变的;大明朝如此,清王朝如此,民国亦如此,只到了后世的新中国才基本解决。
从小深受正统封建教育的杨永泰哪里不清楚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和重要性,所以一到山西他就去了就这方面的情况,结果自然让他非常的惊讶和不解。仅仅是一个在地方开办工厂、在农村鼓励养殖,推动农产品加工这么几个措施和方法,就让以前天天守着几亩薄田的农民,远离祖祖辈辈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过上了比种地还好很多的好日子。杨永泰到过的对方问过的农户,几乎每家都有一人在外面的工厂做工,只此一项就基本上可以养活一家人不挨饿;凡是一家有两个人在工厂做工的,衣食可以完全无忧。土地的矛盾解决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也随之冰消瓦解;这一巨大矛盾的解决,也意味着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矛盾消除了,社会安定也成为现实。
长吁短叹之后,杨永泰开始为赵天一谋划组织政党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赵天一的眼界里面已经没有袁世凯这些老人了,不止现在如日中天的袁世凯,就是逃亡在日本的孙文,也没有落在赵天一的眼中。试想一个已经连政府无法处理的西藏都掌握在手中,而且已经在西北东北布置了棋子的赵天一,怎么还可能把正在为组建一个政党发愁的孙文当做对手!这里存在眼光上的差距、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也是心态上面的差距。孙文,落伍了!
一九一四年春节刚过,流窜在河南的土匪白郎部从桐柏山区窜出,突然出现在河南西南地区,在当地小刀会众暗助下,一举攻破光山城,随后,又攻占光州(今潢川)城。占领这里之后的白郎再次对外宣称,要求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听从自己的号令,起兵方袁;同时,他还大肆宣扬将北上项城,抄袁世凯和张镇芳的老家,令袁世凯震怒非常,急令在河南的个省军队和北洋军队全力剿匪“护陵”。赵天一想趁这个计划将部队派到豫南,并伺机进入安徽地界,但是他的这个南下计划被杨永泰阻止了。杨永泰的意见是,目前袁世凯还在鼎盛时期,山西已经往外面布置了不少的兵力;现在最多也就是王豫西南南阳地区暗中调一些人马,将这一地区控制在自己手里即可。南阳距离襄阳很近,而襄阳为鄂西北重镇,沿汉水直下可直达武昌汉口;往西则是进入陕南的门户,南面的宜昌为入川的必经之路。所以,现在不急于抢占安徽,引来袁世凯或者安徽地方军阀的注意,只要细细的将豫西控制好,在观察等待白郎土匪的行踪,定会有进入鄂西北的机会。鄂西北和皖北比较起来,自然前者容易控制,毕竟那里距离已经占领的灵宝、洛宁、栾川很近,距离晋南也不是很远,比起皖北控制起来更具有实际意义。如果要占领皖北,还不如让陕西的军队进入汉中,盯紧川北,毕竟边远的四川不像安徽中原,容易引人注意;再者,赵天一今年下半年还要出兵山东半岛,故此时不易往外派太多部队。
欧洲战争的可能爆发,自己派军队入山东半岛占领德国控制的青岛,这些事情赵天一都向杨永泰提过,他自然知道这些军事部署。听完杨永泰的建议,赵天一深以为然,立即调整自己的作战部署,电令陕西的赵四明马上派一个旅(同北洋军队一样,赵天一让自己的师辖两个旅八个团)进入陕南汉中地区,为入川做准备。此时,传来白郎土匪突然攻占安徽重镇六安的消息,让全国各地十分震惊,在太原的赵天一也不例外。后世有拍电视剧的拍过这个土匪白郎,看来还真有能耐,比起南方各省的军队都能打,难怪他要南方革命党全部听他的指挥。
袁世凯对此当然大为不满,马上撤换了自己的亲戚张镇方,让陆军总长段祺瑞亲自代理河南都督一职,指挥各路军队平叛;而段祺瑞则邀请了英国驻华武官罗伯逊、俄国驻华武官佛多楼夫,先后赴信阳“观战”。罗伯逊提出了以轻便马队跟踪追击,配以步兵围堵和“遍立堡垒”的剿匪节略;但到二月下旬时,土匪仍在皖西北和鄂东北一带活动,牵制了大量北洋军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天一奉命到北京,参加袁世凯举行的各省都督会议,为解散各省议会铺路。
到达北京以后,袁世凯单独召见赵天一,对其忠于政府表示嘉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