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传教士问题(2/3)
。看来。菲律宾群岛上。西班牙人除了吕宋岛以外。其他的岛屿开发的很不给力。估计就是棉兰老岛上的这一处而已。&是那便以后都是要归属英国佬的,咱们不是什么都捞不着?”徐应元睁大了眼睛,忽然说道,他的一句话,使得众人本来兴致很高的情绪直接拉了下来。
看到众人微微沉默,李光地微笑着说道。“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也不怕告诉大家。英国人只不过是暂时替咱们管理一下那些岛屿罢了,王爷说了。最多十年时间,整个南洋都会是我们的。到那时,诸位还会在乎一座小小的金矿吗?”
各人纷纷睁大了眼睛,盯着李光地,看到李光地一如既往的微笑着,就知道事情不假,顿时兴致再次高起来。“好!也就十年而已!”
司徒贵大声的叫道:“诸位别急,我大致看了一下,那边比之吕宋岛,属于荒僻地段。人口极少。据说这次的两船货,可是他们一年半的产出。由此可知,他们并没有大规模的开采,想必就是由于人手不足吧,或者就是这处金矿规模本来就小。总之,还是得按王爷和英国人谈好的,把岛子让给他们。英国人初来咋到,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也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那么这地方咱们还能再继续开采上一段时间,这不就是咱们多赚的吗!”
&哈哈!不错!”
...................................................................
与吕宋岛这边李光地的谈笑风生不同,耿精忠此刻正在为他请回来的这些众多传教士苦恼着。从前明开始,西方的教廷为了获得一个可以在中国公开传教的机会,做了多少的努力,连他们自己都记不清。几年前,耿精忠大力引进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来之不易。他们这两年也算是很老实,在帮助耿精忠培养人才的同时,他们自己可没有闲着,对他们来说,传教才是本职工作。
西方传教士到东方传教的历史也蛮悠久了,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也就是一二**年,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就曾派遣方济格会修士约翰.蒙特.科维诺从海路来华传教,五年后才抵达元朝首都汗八里即大都城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再五年后,他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座天主教堂(当时人称也里可温教堂)。后来教皇克列蒙特五世得知约翰在中国传教成绩卓著,在一三零七年决定特设北京总教一席,由约翰充担任。接着他们便在京城郊区也陆续建立了一批教堂,至今在北京西郊还存在着的“十字教堂”就是那个时候修建的。
耿精忠创办未来学堂,聘请那么多的西洋传教士,就是要学习一下西方的文化系统,特别是已经逐步正在形成的教育文化体系,这是他自己暂时无法企及的。几年前耿精忠每天都在为教育的事情感到头疼,他虽然作为现代教育的产物,了解不少现代教育的东西。自己还是曾是教师,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也都记得很多,但是问题是他根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来建立一整套教育系统。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可不认这些,更情愿去读四书五经。
未来学堂的创建,一直都缺乏足够的合格教师,虽然他想方设法弄了不少读书人,填入到学校之中,去充当老师,但是这些读书人全部都是旧式科举制度熏陶出来的,八股文水平有那么一些,但是却仅限于此,最多也只能交那些学生识字以及一些有益的做人的道理,但是却无法传授给他们足够多的另外的东西。对了,现在教授孩子们启蒙认字倒是熟稔,到底是汉语拼音起了大作用。
有了这些读书人,加上耿精忠交给他们的汉语拼音,帮助孩童识字扫盲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其他的,例如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等等,他们就两眼一抹瞎了!仅凭他们,根本无法再开展更多的其它科目的教学。若是只用他们来教学,所教育出的学生。未来也只能走科举应试的道路。这么下去。未来学堂也就不是他想要的了。
因此,耿精忠在想到创办学校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西方的传教士们,西方传教士的存在也的确给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说实在的这些教士们各个都是虔诚的教徒,但是教廷方面为了更好的传教,便让传教士都选修了几门学科,也可以说,这些传教士们各自都是术有专攻。有的人精通物理学。有的人精通自然科学,有的人精通绘画,也有人精通音乐,还有人在医学方面术有专攻。
现在,未来学堂在福建开设了近两百所,入学儿童总数接近五万,耿精忠每个月都得为学堂注入不菲的资金,平均每个月不下于十五万两。其中只有一半是真正用在学生身上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作为教师的工资,而那些西洋传教士老师拿的最多。虽然他们拿的钱多。但这些传教士所身负的各种科学,无疑是耿精忠最欢喜的东西。虽然目前这些新兴学科之中还有很多并不科学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刚处于萌芽状态,可是毕竟却比目前大明要系统的多。耿精忠先前抽时间编写了一本物理和化学的书,都是他初中所学的,倒是纠正了传教士们的一些错误。他们这些人原先都还满不以为然,但是在看了耿精忠的基础物理和基础化学后,和自己所学的一印证,发现这上面全部都是正确的,一个个更是惊为天人。
在得到了耿精忠的教材后,他们教导起来也更加的认真,而这些正是耿精忠所需要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