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宋廉遇见胡伯(1/2)
就在宋明峰收到县一中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离宋家约四五里远的大屯河边,当事人宋廉全身仅着一条天蓝色沙滩裤,刚刚结束了一段筋疲力尽的自由泳,正手脚并用、奋力爬上岸边。
虽然只有十岁,但数年习武、营养不缺,个子已犹如十三四岁的少年。小麦色的皮肤下,有肌肉微微鼓起。身材不算强壮,但爆发力十足;年纪不大,却气势不凡!
如刀刻般的五官,稚嫩中透着坚毅;浓密的剑眉,稍稍向两鬓扬起;朗星般的双目,蕴藏的锐利隐约可见;轻抿的嘴唇,厚薄适中。
“最后一组300米上坡蛙跳!”
看天色已晚,宋廉稍微调匀了呼吸,活动下四肢,暗暗给自己打气。
随即双手在后背握紧、一起一伏地向远处的上坡山路极速跳去。
夕阳照在少年略显稚嫩的身影,汗珠正一滴一滴从饱满的额头往外冒,然后通过脖颈连成线,流经前胸、后背,再混合到湿漉漉的沙滩裤,不断滴落在红泥土路上,不知是河水,还是汗水。
跳到自己设定的终点,宋廉起身,又往前小跑了数十米,然后喘着粗气走回,慢慢平复呼吸,边走边轮番抖动手臂、左右腿、胸肌等,以放松全身肌肉。
走到河边,顺手将草地上的天蓝色圆领t恤搭在肩上,又提起一个塑料桶,桶中有三条鱼,每条约一斤重,正用河水暂时养着,是他在河中抓的。
毕竟不可能整天一刻不停地修炼,所以在歇息时下河抓鱼,成了宋廉的最爱,抓几条鱼,既能给自己的修炼补充营养,也多少能减轻一点父母的负担。
一边往家的方向走,一边默默地估算着开学的日期:“马上就要开学了,通知书快来了吧?”
…
不像家人的完全意外,宋廉对自己考上一中,其实是有所期待的。
不只是因为考入一中和考入镇中学相比,未来前程更加远大;更因为胡伯的指导,让自己的实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了突飞猛进般的提升!
在溪山村,孩子年满六周岁开始,进村小学学文习武。满十周岁时,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参加县考!
县考成绩共计120分,其中武试满分100分,文试满分20分。县考之后,严格按考试总分将学员分为三类。
第一类,被县一中录取。人口超百万、应考学员过万的景云县,每年却只录取50人,可谓凤毛麟角;
第二类,被镇中学录取。这部分学员也不算多。在景云县,昌田镇属于偏僻小镇,人口仅4万余,每届应考考生四五百,最终也只录取50人;
第三类,辍学。这一类孩子一般被认为没什么学武资质,直接打发回家,至于家长是让孩子转为专门习文、还是参与务农、经商、学习手艺、以及继续习武,那就是家长的事儿了。
习文没有公办的学校,想读的可以转去私塾。学有所成后,可以报考吏员、或者科研人员。
原本,宋廉的资质虽然不错,但修炼进度并不比村里的同龄人快多少,修炼至三年级之末,也不过堪堪达到二阶水准。在溪山小学,当时,达到这个水准的,还有三个人,而且宋廉还不是最早。
武者九阶,一阶更比一阶强,一阶更比一阶难。
以正常推算,至县考时,本届溪山村考生将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县一中录取的最低门槛——突破至武者三阶!且三阶也不能包上一中,只是有了一定的希望,会不会被录取,还得看具体成绩。
当然,这也不奇怪,毕竟整个昌田镇也是数年才能撞大运般考上一个,而且基本都被镇中心小学所垄断,溪山村有史以来还从未有人考上过。
但是,去年春天,宋廉却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让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胡伯!
…
那是一个晴朗的清晨,宋廉刚刚完成早修炼,自远处向家的方向跑回。
经过大屯河边时,看到一个胡子花白、长衫素朴、不时发出一声咳嗽的老者,正从河中钓起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鱼。
这老者宋廉并不陌生,大约两年前来到溪山村,在离民宅较远的大屯河边瀑布附近搭了一个小木屋,也不怎么跟村里人交往,大部分时候都缩在屋中不出,只是偶尔会有人看到他进山采草药,或在河边钓鱼。
对老者的到来,溪山村百姓也见怪不怪。
据传,外地有不少地方因为战乱、灾荒等因素,百姓只得出来逃难。
溪山村虽然地处偏僻,但也经常能看到外地人来此乞食,且以老弱妇孺居多。
本村不少因家贫付不起彩礼的小伙子,都曾从逃难的青年女子中择妻。
对本村一穷二白的小伙子来说,不要彩礼、勤快节俭的逃难女子,简直是天下垂怜,不让他们打一辈子的光棍。
而对逃难女子来说,能够安顿下来、再建家庭、吃饱饭、睡安稳觉,比什么不强?
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也常常筑草屋而居,靠采野菜、捡点柴火向村民换一点点的粮食,甚至向村民乞讨等手段,勉强维持生计。
白发老者自然也被村民当做逃难的老人。
只不过这个老人钓鱼手段不凡,基本能靠钓鱼手段养活自己,所以从不乞讨。
那一天清晨,宋廉算是见识了他钓鱼的本事!
自己在这条河中抓鱼数年,最大的也就抓过两三斤重的,这老者怎么就能钓起这么大的鱼?
心底不禁萌生了请老者教自己钓鱼的想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