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3 翰林院编修和詹事府主簿】(4/5)
政治见解,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是千古不破的道理。又过了几日,吏部正式开始发通知,一小部分同进士出身的三榜,还有绝大部分进士出身的二榜,被分到各个偏远的县去当县令。
二榜的人都得到了安排,不是分到外地去当县令,就是分到各个部去当办事员。
外地一般正七品开头,留京官员一般正八品或者从七品开头。
按照理论上说,京官的等级要比同级的外地官员至少高一个档次。
正八品的京官相当于外地的正七品!
剩下一部分三榜同进士出身的人,又没有银子疏通的,只能等候候补,等候出了空缺再上任。
要等多久?真没有人说得清楚,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两年。
别看大明三年才出一批进士,泱泱大国,几千个空缺,每三年才上来三百人。
但是很多地方官,并不是进士出身,举人也是能花银子搞个县令什么的做做的啊。
总的来说,寒门子弟即便得了进士功名,也不能算完全踏入了富贵门。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一甲三人,还有二甲的头几名,则不出意外,按礼制,进了翰林院。
韦宝得了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若是韦宝从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个级别外放到地方上,至少要给韦宝弄一个五品的知府当当!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唐朝的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通议大夫、协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较内书文华殿展书诰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谕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经筵讲官、通家乡眷生王铎顿首拜书丹”。
可见,即便是做到了袁可立这等的高官,在他的履历中,最闪耀的仍然是协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一项。
翰林院是政治资历中最闪耀的一点!
而詹事府则代表了与皇家的亲近。
翰林院有学士一人正五品、侍读学士二人从五品、侍讲学士二人从五品、侍读二人正六品、侍讲二人正六品、五经博士九人正八品、典籍二人从八品、侍书二人正九品、待诏六人从九品、孔目一人未入流、史官修撰无定员从六品、编修无定员正七品、检讨无定员从七品,庶吉士无定员未入流。
要是做到了翰林院学士,外放的话,可以直接从正五品升迁到正三品,或者从二品的高官!
如果是在京师官场升迁,也可以直接跑到别的大部去当个侍郎啥的。
韦宝与吴三辅都是第一批上任的官员,这天两个人早早的就被即将离京的吴襄叫了起来。
两个人都换上了吏部备下的官服,从这一刻开始,也正式代表二人脱离平民身份,正式进入官场,成为官身。
韦宝有点興奋,看了看一身簇新的官服,暗忖哥们现在已经是国家单位的人了啊!财政部直接发工资好不好?
吴三辅也很興奋,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韦宝,叹口气道:“我是从七品,小宝是正七品,才差了半品而已,小宝的官服比我的好看多了啊。”
吴襄笑道:“小宝是探花郎,你一个同进士出身的直接在京当了从七品官,还不知足啊?而且,翰林院的衣服本来就与别处不同。”
吴襄说的是实话,翰林院相当于朝廷的脸面,别的部,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上朝,而翰林院的六品官就有资格上朝了!
尤其,翰林院都是每年的科考前几名,不但他们自己骄傲,在外人眼里,翰林院的人,也有骄傲的本钱。
“二哥,你的官服也很好看啊。”吴三桂羡慕的对吴三辅道。
吴三辅闻言大为开心,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过几年考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