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石惊起千重浪 5(1/2)
【感谢各位书友支持,今日二更,求推荐,求红票】
合起画册,姆尔汀老爷心中还是未能平复,这已经是今日他第三次打开这本精美的画册,而时间再往前两日,他打开这画册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二十次。画册上描绘的是精美的文字,以及更加精美的图画,虽然画册上的汉字认得的加起来不到二十个,且与大明的体例还有不同,但一个个还不及小指甲盖大小的文字却似铁钩银划般的清晰可辨,且横平竖直的走向中透着说不出的赏心悦目,真不知道是怎么办到的。而那图画中的物品,竟如眼前一般,几番想要伸手都抓了个空。
这样的册子,城中的大小贵人们几乎已经人手一本,想来也有近百数了,虽然看不太懂文字,但姆尔汀老爷的耳朵并不聋,自家商号里可从来就不缺会汉话的通事。
精美的画册固然吸引人,但更加让人兴奋的确是上面的内容。先不论在渤泥的地盘上谁才是官,但合股垄断的好处经商的哪个能不明白?远的不说,每年下南洋的唐船,有多少是几十上百家的商户合股包下一船的货物,贩卖回去再计算分红?道理简单,但却比不得这短毛宋人的精细,按照经办此事的刘机宜所说,不仅所有货物的价值专门列表分明,连分红都用了精确的算法说得清楚明白。
“这短毛做买卖还真是细致入微。”不过姆尔汀对这样的细致却是颇多好感,行商最重的便是诚信,能够开诚布公,便有了几分做大事的样子,‘且看日后这宋人能有什么局面吧’。
…………
“这位老爷你里面请,辇车停在这边广场上就好,选好了货物,商站的官人们自会为你装好发送。”
一个本地汉人模样的小厮正变换着流利的汉话和土语迎来送往,商站门口的广场上人流如织,有来行商看货的,看热闹的却是更多,而绕着广场一圈,聪明的已经搭起棚子在供应饭食果子了。而如这小厮一般的人广场上至少还有十个,都穿着一身素色的褂子,顶着一头齐整的短发。
“这才几天过去啊,就是这番景象了,这短毛当真是点石成金的手段啊。”姆尔汀跟着人众被引入广场外一处新搭的棚子,这棚子初以手触则冰凉,颇类铁制,不过想这短毛精于铁器,还会造那等能浮于海上的铁船,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一进棚屋,却与外面一般亮堂,再看棚子顶上,却有一灯亮如白昼,且每隔着一丈便有一盏。见惯了世面的姆尔汀也吃惊不小,忙问着迎上来的刘机宜。
“棚顶镶着的都是玻璃瓶。”
“贵众技艺精湛,只是玻璃瓶所见多有,从未见有如此夺目者。”
“那是瓶身起伏,瓶中又灌了清水,是以折射阳光之故。”
“折射、阳光……”姆尔汀揣摩着刘机宜话中之意。
那刘晨旭却道:“只有白天有用,到了夜晚,还是要掌灯。”说完又从身边拿起一本册子,“只是这透镜之法俱在这书中记着,玻璃瓶,水银镜都有言说,也有千里镜的制法原理。”
见那上面都是汉字,姆尔汀便又交给身边通事,却听那通事斟酌了半天,再指着那书封面上四个大字说给他听——《光学初探》。
“没想到书尽然卖得这么好。”
“想也知道,咱们这等秘法,谁不想学,只是学得做不得罢了。”
两位短发男子径自在商站中说着闲话,一天的活半天就做完,也难怪有多余的闲暇说些无聊话题,不过也是在政事堂中争吵了几回的——是为国策。
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早有定策,那也不知是多少人吵了几年的产物,关于科技扩散的态度,最终是罗克理一派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如何快速的占领文明制高点,并为未来的拓殖培养足够多的基础人才,亦或可称为带路众的,没有比科技理念的传播更加见效的了。越是有着时代的差距,越是能够明白科技的全方位领先是体系的优势,乃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即便原理被人知悉,没有基础学科的铺垫,没有材料学科的积累,没有千万次试验的积淀,也不会有任何可以夸耀的成绩,而其所做不过是提前为穿越集团的接收培养可供驱使的人才而已。有了这样的认识,一切做起来便顺理成章起来,更何况,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总是对未知充满着好奇心。
…………
“《光学初探》?有了这东西真就能造出千里镜?”年轻的素檀也还在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更是不肯认输的性格,千里镜在婆罗乃并不少见,出海的红夷番人总有些带着的,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将远景放近却是一样。素檀也曾花重金从红夷中求取制镜之法,不过不是贪图赏钱来应募的对此道一窍不通,不然就是知道皮毛,或者干脆有那等红夷僧人让人改宗,都是无法了然。
今天忽听到消息说短毛们居然还在发卖书籍,且书中所载皆与泰西秘法相合,便又是一奇。目前为止,这伙自称宋人的怪人已经屡屡让素檀感到意外——除了他们在军事上的才能,这也是鲁阿巴殿下目今稍能获得的安慰之一,他甚至没有从哪怕一个亲近侍从口中听说关于短毛们武力的评论,他们精于铁器,在商站中却连刀剑都未装备,发卖的货物也都是日用,全无武器。
现在听说了这千里镜的制法,便着亲信侍从去请国都中最出色的金银匠人来,想要试做几支。再想想这几日搜集来的情报,上岸的短毛各色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