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旷古绝今一樵夫》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旷古绝今一樵夫 () >> 第三十三章 谁主楞伽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110447/

第三十三章 谁主楞伽(2/4)

请问教授师,何为识心用?”

“人与佛同,却为何长坠轮回,只因三毒于内萌雾,六贼于外滋尘,故尔不能见证。人若识妄,心念不起,则三毒雾消,六根清净,此雾消清净之力,便是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之中终成正果,心用而已。”

两人一唱一和至此之时,又相视一笑之后,便目光齐齐看向慧能了。

“请教和尚,佛祖之后,如恒河沙体与佛同之人学佛修佛,几人终成正果?”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人于佛果之执渐渐根深蒂固,因此慧能也只好随顺究问了。

“正因为无明障深,六尘垢重,所以才须修行渐除之坚轫,释迦摩尼得佛且历劫无数,而况我等乎?”

此中神秀之应,似乎已是有点儿居高临下了。

“阿含记载,佛祖在世之时,当下印可弟子、沙门、居士、凡夫、外道无数,请教和尚,其万劫渐修渐除又在何处?”

此刻慧能却精神一振,因为他感觉讨论开始进入正题了。

“佛祖印可者,至极也只罗汉,从未印证得佛果位。”

“请教和尚,何谓佛果?”

~~何谓佛果?这是问题吗?学佛修佛不为来世人天,不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那完满永恒绝对的美妙存在,又所为何来……

“请问行者理解的佛果又是什么呢?”

神秀想想反问之中,已有一点儿揶揄的意味了。

“佛果无果!”

慧能斩钉截铁,毫不在意。

“佛果无果?”

神秀闻之一愣。

“诸法实相,即是佛果!”

慧能开始有所展开了。

“此说差矣,见诸法实相,修在通达,位只登地,故佛言此时‘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而已,此于佛果,还有遥遥距离。”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人明诸法实相,见一切清净,知一切无得,更无从所得,因此根除法我牢执而获生死解脱及人生自在若谓佛果,亦可差强人意。”

“何以见得?”神秀显然已有讶异了。

“释迦摩尼当年夜睹明星顿悟成佛时曾经长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念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故人明诸法实相,无著无得,妄念顿消,并因之百年成就,即是成佛。”

~~佛果无果?

诸法实相,即是佛果?

生死解脱,人生自在,即是佛果?

无著无得,妄念顿消,百年成就,即是成佛?……

~~五祖于心,慰藉有加。

神秀于心,似有触动。

众僧入耳,无不震惊,亦多疑惑,更为失落……

于是大殿一时纷纷议论!

一六五一己习气,亦一己生命成就所依

“啪!啪、啪!”

面对座下开锅般的沸沸扬扬,神秀片刻凝神,便重击戒板了。脆响之后,嘈杂之声顿然而去,大殿又格外的安静了下来。禅师们此刻内里所思所想虽各有不同,但似有期待的目光,却都齐齐投向他们的首座,他们的教授师了。

“罗汉为小乘之果,就因习气过患依旧,所以佛祖在世之时,常常告诫不可放逸,令之根除,请问行者,此作何解?”

看来行者之说,多依阿含所载佛之当下印可,于是神秀便使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法子了。

“人有习气,天地之间方有人的独灵;人有不同习气,人才活的是一己生命!”

议论至此,慧能更加自信了。

“此是何意?”

~~神秀听了不解,众僧闻之大惑,唯五祖灿然一笑。

“请教和尚,何为习气?”慧能诚恳以问。

“若以藏识论,人之性情也;若从六尘看,人之熏染也。”

“人皆有识,人皆六尘。请教和尚,那人的性情、习性、习气之类,是不是难以泾渭分明?”

“当然。”

“人面六尘无二,却熏染大不相同,请教和尚,之中谁主熏染?”

“心所心王,以识为主。”

“所以才有万法唯识,所以才有一人一习性,所以才有一人一世界?”

“可以这么说。”

“因此,人性情也罢,习性也罢,习气也罢,本无好坏高下之分,是不是只因人因时因事而已?”

“或也差不离吧。”

“那习气二字,虽一般为贬,但换个角度,如万类看人遇事必过脑子且三思而后行之习性,是否亦它们眼里心里可恼可恨更不可思议的习气?”

“有点意思。万类自然,‘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唯人有事没事时时处处思之虑之更想一切主之,这在众类有情的眼里心里,或许还真有点儿甚为可笑、可恼、可怕更可恨的了,此谓人之习气,亦未尝不可。”

此中议论,兼通老庄的神秀不知不觉亦来了兴致,而此时慧能却话锋一转:

“以此而论,请教和尚,那所谓思之习气是否为人独有独灵?而于万法唯识更一人一世界的人人而言,人一己习气,是否亦人一己生命成就所依?”

“这……”

神秀思虑之中,一时语塞。

~~“请问行者,何谓思之习气乃人独有独灵?”

一旁助讲禅师见状立刻究诘慧能。

“万物之中,人猛不敌虎豹,力不如马牛,却能将其牢笼,予之驾驭,请问其因何在?”

慧能随之也转向助讲和尚了。

“因人之智也。”

“智者在思

状态提示: 第三十三章 谁主楞伽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