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0章 无双冉闵(1/2)
ps:恭喜书友“最第一个堂主,感谢书友“‘秋之心’”“最”的打赏!
如果这时有人敢说张远太夸张,不够沉稳,张远绝对喷他一脸口水,然后用历史书砸死他丫的。
武悼天王冉闵,数尽历史fēng_liú人物,张远佩服崇拜的有很多,可最佩服崇拜的就属他。
可能相对于三国,晋朝之后南北朝这段时期,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张远可以拍着胸膛说,南北朝这段时期,出现的英雄豪杰一点都不比三国少,项羽牛?可张远觉得冉闵比他一点都不差,甚至更牛,巨牛。
令张远印象最为深刻的还不是冉闵的武力,而是他的一项政令‘杀胡令’!
说到‘杀胡令’就不得不说一说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魏晋时期,中原长期因为战乱,人口剧减,以前曹操时代就有许多少数民族内迁,有人劝晋武帝把他们迁回去,但晋武帝不听。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他去世后就爆发了“五胡乱华”。
匈奴、鲜卑等族攻入中原后,西晋王室及士族大举迁徙,在长江南岸建立了东晋政权。而那些无力迁徙的北方汉族,则命运悲惨。胡人所到之地,尽皆屠戮。真可谓“狼烟千里,十不存二”。
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嗜杀,在他死后,后赵的统治者石虎,更是以残暴著称。每攻下一座城池,石虎便将城中男女屠杀殆尽。
为了建宫室、修林苑、造甲造船,他多次野蛮征发汉族男女,途中病死、饿死、拷打致死者数以十万计。他强夺民间五万汉女编入后宫,肆意凌辱虐杀。致使女子的丈夫组织义兵反抗,但皆被镇压,死者无数。
石虎爱好狩猎,他将南部中原数万公里的土地全都圈为猎场,不许汉人投一块石子,否则以“犯兽”(侵犯野兽)罪论死。
石虎的儿子石邃也是胡作非为,他有时会在夜里到宫臣的家中,任意奸淫他们的妻妾;有时砍去漂亮宫女的头颅,放在玉盘中做成工艺品供人轮流欣赏;这些都玩腻了,就从宫内挑选出有姿色的尼姑。先淫后杀,再把她们的肉与牛羊肉合着煮熟,分给左右大臣品尝,让大臣识别味道……
在后赵这种野蛮统治下,中原汉族人口数量一下锐减到四五百万。史书记载“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汉族人的数量甚至被迁入的胡人超越。
在几乎亡种的情况下,残留的北方汉人流民决定奋起反抗,他们或构筑堡垒,或组成义军,与胡人军队展开了殊死较量。
然而,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汉人组成的军队实力太弱。几乎不对胡人造成任何威胁。因此胡人在最初的恐吓消失之后,依旧作威作福,视汉人为猪狗。
胡人的优越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其军队优势和人口优势上的。有一次。石虎看着自己儿子出行的队伍,笑着说:“我家父子威风如此,只要不天塌地陷,还有什么忧愁的呢?抱子弄孙享乐就行了!”
冉闵推翻后赵政权之后,面对胡多汉少,华夏几近灭亡的情况下,发布了“杀胡令”!
“杀胡令”共分三道。第一道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第二道“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第二道刚刚发布,邺城内的羯族为了保命纷纷外逃,而百里之外的汉人为了杀胡纷纷拥入城中,两方恰巧相遇,城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还没等胡人迁出,冉闵就颁布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冉闵亲自带队,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族人。一日之内,便有数万胡人被砍头。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能幸免,尸体被抛在城外,成为野狗豺狼的晚餐。
从“杀胡令”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有些残忍,但并无过错。基于五胡乱华的大形式下,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利益来采取的命令和行动,符合当时时代下的民族需求。
三道“杀胡令”,影响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自回归家乡,因为道路交错,迁途之时互相杀掠,且加上饥疫死亡,能够活着达到的十不过二三。
不管别人怎么看冉闵,杀人魔王也好,嗜杀也罢,张远却发自内心的对其崇敬,若非是冉闵的‘杀胡令’,华夏可能在五胡时代就已经亡了。
不管那些砖家们说的在好,华夏底蕴在深,在张远看来一切说到底都是人口。当时,汉人被任意屠杀,几近灭绝,胡人占据中原,数量最高时达到数百万,比之当时的汉人还多,而建立王朝的亦是胡人,可谓是危在旦夕。
若非这一道‘杀胡令’,灭绝了数百万胡人,中原那里还有汉人生存的地方?
“武悼天王吗?也是!”冉闵并没有因为张远的失言而升起,淡淡的,张远感受到的满是沧桑和叹息。
曾经,他被人称之为冉魏平帝!覆灭后赵,建立冉魏。
冉魏王朝持续时间很短,后人只能根据北魏人撰写的史书了解一些情况。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
这在乱世之中,可谓是前所未见般的举动,但冉闵这样做了,不但没有夺取百姓粮草,反而把自己的粮草分给了百姓,明明知道面对的敌人有多么强大,也义无反顾。
结果,一切如预料的一样。
冉闵的一万大军被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