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通天大道(1/2)
由于秦国铁定要对在上党地区动武,其后勤补给便在加班加点中往前线运送。由夯土层筑造的通天道也提前动工,以期在最短的时间修到野王城。自大后方所征用的民夫已经高达五十万之众,甚至连拘押在大牢中的罪犯都被释放出来参与修路。
吕子所带领的马队的目的地,便是秦军设立在大后方粮仓的野王城。从那个位置沿路朝西走,就可以寻找到直达咸阳城的通天大道。
按照当时的设计图纸,这条古时候的高速公路要求是笔直的。两点间的距离,唯有直线段最近。所以原则上规定除非是沿途遇到高山峻岭,否则禁止擅自修改工程图纸。
而这个设计图纸并不是想象那样,是由足不出户的专家教授用尺子在地图上随便画上一条直线段便可开工。果真如此,分管工部的冬官是要被秦王问责的。
为了做到严谨而不会出纰漏,工部有他们自己一整套的工作方案。在工程规划初期,会由冬官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工部尚书亲自带工程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之所以要用调研一词,这是因为在秦国工程部中已经有绘制极其详尽的华夏地图。
这份可称为巨大的华夏地图,是由秦国派出的专家级测绘人员完成的。因是秘密出发完成的,辅助及保护方便是吕子所部序列负责。
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负责接应测绘队和提供保护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当地人,这在无形之中就会提供给测绘人员许多便利条件;二则是专家级的测绘员都是被秘密派出来的,毕竟当时还有十几个大小诸侯国。
没事带着军队跑人家地盘上进行实地测绘,这是意欲何为啊?
由平民装束组成的测绘队中,会有名将之后或者是年轻有为的挂职者。他们的任务就是重在参与,顺便借此机会接触到当地的实际路况以及周边的环境。
由万众一心最终完成的这份华夏地图上,几乎是秦王宫中一面墙壁的长宽高。藏有巨幅地图的宫殿戒备森严,擅自闯入者格杀勿论。
根据这份完善的地图复刻出来的分卷,则都藏着一个当时被称为冬宫的地方,也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工部衙门的地方。毕竟有通天道的工程,工部收录一份华夏地图的分卷也是需要。唯一与秦王宫中那份巨幅地图不同的是,这份复刻版的地图被分割成大小几十块。为安全起见,根据其数量分有专人看管保护。
是未雨绸缪也好,是早有统一华夏之志也好。在这份地图上早已设计上通天道的雏形,说牛气一点就是基本上涵盖整个华夏大地。如果有人看到此卷中的齐国地图,相信会大吃一惊的。因为通天道早已直达海边,也就是后来那个成为天尽头的地方。
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划设计方案,从都城咸阳到达齐国的成山不需一个月。这么短的时间长途跋涉如此距离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那是因为人们都忽略了通天道的缘故。
工部的冬官会根据地图上设计的通天道的初步规划来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修正其中可能存在工程难度的地点。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在当时是指尽量取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但有些实际问题也是需要考虑到的,比如修筑的工程改动地势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又比如当地频发的山洪频发等等。所谓的修筑通天道的本身,就在于缩短距离节省时间。沿途的道路不是泥石流封堵就是被洪水冲垮,此路便失去本应该具有的实际价值。
能进入秦国工程部的人,起码的资质是必须的。而成为工部官员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秦国推崇法家提倡的依法治国,严厉的追责制度任谁也不敢有些许懈怠。
由此所带来的,就是严谨的工程质量保证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后来有专家根据通天道的记录找到早已荒芜的通道旧址,发现历经千年的道路上仍然没生长有一株高大的植物。
经过再次确认的工程图纸才算成行,随后进驻的秦国工程部队便会根据考察结果完成通天道的修筑。而工程部会派专人分段分片负责监督,在遇到修筑过程中的地质重大问题时便可作出及时申报修改。
于是在良性的管理机制运作下,工程进展是有目共睹的。年前因大雪被滞留在平陆县城的工匠团队,还因为通天道没有修筑过来。此时却早已跨过平陆县朝野王城不断延伸过去。而且因为秦军即将发动春季攻势,通天道的工程进度正在逐渐加快。
当吕子所带领的马队遇到秦军巡哨时,由李信持将军令牌过去通告。巡逻队在复查后,这才施礼让开道路。按照相关规定,下级军官遇到上级军官是不能上马的。于是分列两侧,昂首挺胸给此次胜利归来的马队行军礼。
身穿军服的棒小伙们手持戈矛往那一站,威武的气势顿时显露无遗。这也让离开军队的大伙儿神往不已,此生能如此也不枉活这一辈子!
吕子看到一个个激动不已的劲头,不由地笑着摇摇头。热血到底是什么,此时看看就知道了。华夏好男儿,又有那个不想穿上一身戎装!
如果穿上这身军装就可以有军功得到爵位封赏,这种说法恐怕都是外界传说的吧。而真正的原因根本不是这个!而是身穿这身军装能让人找到热血贲张的感觉!
人生一世,又有多少机会去感受这份热情。那是勇气和必胜信念的最大化,让所以参与进去的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去回忆。甚至值得去流泪,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