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散客 下(2/2)
他们在君王面前所谈论的无不是利害益弊,全部都是赤裸裸的交易。“诱之以利,吓之以威”,胡萝卜加大棒,听话的,有你的好处,不听话的,就有你好看的!正是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之下,吕不韦方能从一介商贾一跃而成为一国之相,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在那样一个“天下以市道交”的时代,商人市贾的思维更容易被上上下下认可,所以他们才更容易获得所谓的成功。也是自此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士民的幻想,延续了千年的阶级壁垒就这样被人性的野心与贪婪轻易的打破了。生存环境影响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促成文化现象。在当时的战国社会,食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虽然在个人经济上附庸于他人,但是他们同时又拥有着“用脚投票”的选择权利,可以自主的选择符合自身期望的主君。在这里,门客同主君之间的关系,跟郑和前世的职员与公司有些类似。公司的规划前景美好,发展势头给力,能分配到的薪水、奖金高,职员才会愿意来公司就职;反之,公司的经营效益不好,加班成风,压榨劳力,薪水和奖金屡屡缩水,也就别怪员工想要跳槽到别的公司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常言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这两句俗语极其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态势。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之战中为赵王所疑,于是被其免去了职位,一夜之间,势位尽失。他门下的食客们在其失势的时候纷纷离去,另投他处。大树一倒,树下的猢狲立即作鸟兽散,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正常的规律,毕竟这世上愿意抱柱而死的尾生实在是寥寥无几。这种事情不能怪罪“猢狲”,要怪,也要怪在大树身上,谁让你倒了呢?再后来,廉颇被重新启用,他大破燕军,于是被赵王封为信平君,代理相国,一时之间,权势大盛,当初离开廉颇的门客们又纷纷跑回来投靠他。见此,廉颇很生气地将这些食客拒之于门外,而廉颇门客却对廉颇这样说:“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走,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虽然没有人情味,但是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要想让“猢狲”不散,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一棵屹立不倒、万古长青的大树。真的有朝一日,“大树”倒了,也不要怪散去的“猢狲”,等再次雄起时,“猢狲”仍会重新汇聚到你的周围。
落日,红云,远山如画,白水依依,申城城头竖起的红色大旗落寞的在西风里飘动。
郑和同老家宰静静伫立在城楼上,目视着一批又一批的门客离去。也许是久有辞去之心,也许是怕有人临时反悔,许多门客的手脚都十分利落,没有用多久便收拾好了家当,当日即离开了申城。
望着城下缓缓离去、渐行渐远的车马,老家宰不禁摇了摇头,他闭目痛心地叹息道:“当世之人,惟利是图,功名利禄尽囿于眼前,忠信义理皆弃于身后,人心不古,世道沦丧,礼乐崩坏,季世将至矣。”
闻此言,郑和诧异的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家宰。
哟哟哟!看不出来,这老头子看的还是很透彻的嘛!可惜,依旧是个老顽固。
虽然今天行馆里发生的仅仅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它却折射出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它预示着时代的齿轮已经在缓缓地转动,郑和甚至能够听到那轮齿坚定不移、毫不留情地碾压一切因循守旧与不知变通的人事的咯吱咯吱声。不肯顺应时代的洪流,就难免会被时代的车轮碾压得粉身碎骨。不肯迁就时代的规则,不愿意做出改变牺牲,难免就会被时代所毁灭。
现如今,在庙堂国府,在乡野江湖,都在发生着改变。鄞州列国即将经历一场大变革,社会风气会逐渐变化,昔日的忠信礼义将会渐渐向着势位权利拱手让行,列国诸侯们将会抛弃手中代代相传的礼乐器具,转身投入戈矛剑戟的怀抱之中。自今而后,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不讲人情,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世道会变得越来越残酷,人间会变得越来越险恶。
所谓礼坏乐崩,祸乱丛生,交口言利,举世大争的时代终将到来。
老家宰满怀感伤、颤颤巍巍的下了城楼,只余下郑和一人在习习凉风中出神,城中钟楼里的铜钟悠悠地响了三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最坏的时代即将到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