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高盛的计划(2/3)
解,因为我们现在处在中国……。”周利文俏皮地冲他眨眨眼,布朗顿时哈哈大笑。“是的是的,也许我在中国呆的时间有些长了,思维有点……。”布朗用一根手指指指脑袋:“就和中国人的一句成语,入乡随俗。”“非常贴切,恭喜你布朗,你已经是个完全的中国通了。”周利文乐呵呵地吹捧了他一句,布朗顿时显得很是高兴,当然这高兴是真是假就天晓得了。“看来,我们有着许多的共同语言,所以我想我们也许在一些合作中也能取得良好的关系,aven你觉得呢?”
“戏‘肉’来了!”周利文心中暗道,拿着调羹在咖啡杯中缓缓搅拌着,嘴角挂着一丝笑意道:“看来你今天是早就做好准备的,直接说吧,你……或者说你们高盛打算找我合作什么?”
“中国政fu的债券业务,怎么样?有兴趣么?”布朗有些出乎意料地抛出一句话来,笑眯眯地问道。
“中国政fu的债券业务?你指的是国库券?”周利文一愣,当即奇怪道:“我记得国库券是央行发售的吧?而且在中国国内的销售已经由央行‘交’给了几大行销售,而且还直接加入了证券业务范围。至于国际上的销售这是央行和财政部、外‘交’部的事。你们高盛作为一家投行怎么掺合起这个来了?”
“不不不,我说的不是国库券。”布朗连连摇头道:“国家债券当然是掌握在中央手里,包括我们美国的国债也是由专‘门’机构发售,虽然从商业运行角度来看不像中国这么死板,但基本的模式是一样的。就如同富国银行每年也会承担一部分美元债券的发售一样,我们高盛也有部分的这种业务。但我今天要说的在债券虽然不是国库券,但有一些类似,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其实不是一种公开债券,而是地方政fu的借债。”
“地方债!?”周利文瞬间就听明白了,原来布朗所指的是地方债,这个名词周利文当然知道,可根据他所知,地方债的发现应该是2011年前后,而现在离2011年还有着好几年呢,难道历史发生了改变,现在地方债就提前出现了?或者说周利文由于前世的信息局限并不清楚地方债的缘由,这种债券其实早在中央批准之前就已经开始发售了?
这两个可能似乎都有,不过周利文还是倾向于后者。随着中国的税务改革,国税地税分家后,地方政fu的资金压力从来没有减少过,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国地方政fu的官员‘性’格而言,瞒着上面悄悄以地方债的方式搞钱,这是非常可能的事。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也许2011年前后国家对于默许地方债的正式文件也是因为已经生米煮成熟饭,迫于地方压力所作出的无奈之举。
“地方债?”布朗一愣,紧接着就点点头:“这个名字非常贴切,我不得不说中国人的词语组合比英文更加灵活,简单的三个字就非常形容出这种债券的‘性’质。”
“这些关于哲学和语言学的问题我觉得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布朗先生,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已经和地方政fu着手一起发行地方债了?”
“正在筹备之中,不过地方政fu的问题已经不大了,现在重要的只是把产品推向市场和发售。”布朗稍稍迟疑,最终还是实话实说,毕竟他要和周利文合作有些话必须说清楚,周利文不是傻瓜,他是背后有富国系和自己拥有三家银行的富豪,有些事骗他是骗不了的,与其以后被周利文查出来双方闹翻脸,还不如现在就把话说清楚。
周利文微微点头,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地方债早就国家批准之前地方政fu就开始‘私’下搞了,也许这个东西背后还有高盛的推手,如果高盛不是教唆者也至少是一个地方债的催化剂,要不然高盛方面怎么会这么重视这个项目?
周利文对华尔街还是有些了解的,华尔街的金融人士们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一帮家伙,或许说他们是一帮有着犯罪天赋的,穿着西装文质彬彬的骗子兼强盗,用能骗死人的各种‘花’招在全世界掠取财富。而地方债的发现,就是他们在中国找到的一个机会,利用地方政fu缺乏资金的心态,再加上各种巧妙的资本运作,从而获得财富。
后世,地方债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一个难题,根据2014年8月份左右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地方债高达21万亿人民币,按照当时的美元汇率计算,足足有3。4万亿美元,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
要知道,2013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才仅仅13万亿不到点,可地方债的数额已经超过了财政收入的61%。而且根据一些消息显示,这些统计数据还不包括各地区隐瞒隐报的部分,如果再加上这部分的数字,其金额简直吓死人。
这么的数额的地方债,高盛在其中如果只赚取几个百分点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了,正是因为这样,高盛才会把地方债作为重要资本运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周利文听到地方债这三字,第一反应是不想碰这东西,这玩意说白了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仅仅靠资本运作来完成,最终就如同崩盘的股票一样崩溃。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周利文已经猜出了布朗为什么和他提地方债的目的,和高盛方面要如何同自己合作的想法。
“从金融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好项目。”周利文不否认高盛的策划和布局高明,可同时又故意疑‘惑’道:“不过我很奇怪,以高盛的实力完全能够独自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