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分则无益(1/2)
说实话,对于喷火枪(梨花枪)这种神奇的兵器,曹豹当然是一直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可他当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神奇兵器的秘密居然会有一天就这么摆在自己眼前唾手可得。
按道理讲,这特么不该是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天大秘密么?
所以,对于黄小刚提出的“合则两利”的条件,曹豹足足愣了快有三分钟,也才收敛心神合拢了张开老大的嘴,小心翼翼的问道:“村……村正,此言当真?”
“当真!比真金还真!”黄小刚表情严肃的点点头,甚至还指着吕友道:“若是不信,可问吕友!”
也不等曹豹扭过脸发问,吕友自然抢先表态道:“既是俺家村正决断之事,便等同于芦山吕氏所为。”
虽然吕友的表态在曹豹看来并不具有什么权威性,但曹豹此刻也算是确定黄小刚的提议肯定不是开玩笑,然后一想双方的付出和价码,顿时脑子里首先蹦出的第一个答案就是这买卖当然做得!
想想看,九十二人的自由价值几何先且不谈,这不论是暖房的建筑技术还是操使喷火枪的机会,二者哪怕只得其一都是大赚,如今更有兼得机会,岂不大赚特赚?
而且暖房重在实用,得了技术去建与村人,岂不是能免了不少寒冻和役没;而喷火枪……不说别的,拿来保家卫村效果肯定也是嘎嘎的!
一时间,曹豹也是表情僵住,脑中急速思索着此事的得失功过,竟也忘记与黄小刚做出答复,而一旁的曹安倒也很快想透,只是他知道这种场合他的话没什么分量,也不敢越俎代庖替曹豹答复,于是在一旁急得自是抓耳挠腮。
“如何?”黄小刚又等了快有三分钟,想想干脆再加点码来,便道:“对也!经过核算,暖房一栋仅用瓦五千八百片,以我谷中老幼诸人所需仅六栋就可妥善安置,实际需要用瓦四万片即可,若是曹村头快些做了决断,早早把技术学了回去,或许还赶得及把多余的三万片瓦运回豹山,赶在落雪前也建他几栋暖房出来。”
听得黄小刚还准备把多余的三万片瓦拿来当添头,曹豹倒是还想再抻他一抻,倒是曹安听得懵了,居然问道:“这瓦还会有多?谷中果真只建六栋即可么?”
黄小刚闻言一笑,倒也淡淡答道:“说来也不怕二位笑话,此事全是我家二娘自作主张,加上我谷中目下的确缺少此物,也就用来应急而已,我且待二娘与曹村头及曹氏族人陪个不是。至于今冬只建六栋,实是时不我待,无法图全,待过得今冬,不论砖瓦明春便可以自行烧制,想要几多不是问题。”
也不说黄小刚拿黄娜挡枪曹豹他们信是不信,不过后面半句说明年自行烧制这事,曹豹倒也确信,因为最近十多天他们这些俘虏主要干得活计,就是挖掘和筛选粘土矿然后制砖,这烧瓦比烧砖又能难到那里去?
所以,再从这一点出发回头去想前半句,也就大概率得出一个结论:谷中当真不缺这点瓦片,黄娜叫人拆屋扒瓦完全是在泄愤!
然后,也就不难将问题引导向人家为什么要拆屋扒瓦来泄愤的问题上来……这么一想,怨气和怒气自然也就开始松动瓦解了。
见价码都开到这等位置了,曹豹也知道事不可尽至,想想便也问道:“曹某尚有二事,村正可敢据实作答!”
黄小刚听来一笑,便道:“且道来!”
曹豹想了想,倒也措辞严谨的问道:“取了芦山之后,村正可还另有所图,此其一。其二、你我两村攻伐,尚有数十条人命血债,如何信我?”
曹豹这话问出来后,黄小刚便也觉得自己当初果真没有看走眼,这人不愧是府兵小校出身,一句话就把问题都问到了点子上来,当真是个人才。
至少,要比何春、吕友他们档次高多了,善于观察且懂得思考。
黄小刚也不顾左右而言他,便直笑道:“其一、曹村头以为,用我家之器物,可效仿当年刘项之事否?”
这话说完,就瞧见曹豹和曹安都是目瞪口呆,不过一旁的吕友却是一脸懵懂,再看几个边上列席的村人,似乎表情也与吕友一般,黄小刚自然更为笃定。
这所谓“当年刘项之事”,说的就是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造反推翻秦朝的事情,须得知道虽然在文史界这“陈胜吴广起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的“首义”,也即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系统、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但实际上以古代文化界的观点看来,刘邦和项羽才是此次事件c位出道的核心人物,所以喜欢用“当年刘项事”来暗指造反。
所以,唐代章碣在其诗作《焚书坑》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明朝的王守仁也拟诗云: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著棋。
比起精英尽失的吕家村人而言,曹豹和曹安一个是退役老府兵现任村头,一个是现任村正的嫡孙,想来都是读过书有些见识的人,所以自然也就听出了黄小刚话里的意思。
不过,曹豹目瞪口呆之余,却是没乱说话,便来望着黄小刚等着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黄小刚容他少许时间消化了“刘项事”之后,便来答道:“其二、至于如何信你……所谓合则两利,分则无益,既然器物在我,青壮何处不得?我既有轩辌,岂能无有戎舆?”
见曹豹和曹安都听得懂“刘项事”的典故,黄小刚便也放开手脚直言不讳,刚刚这话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