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横冲无敌(上)(1/2)
河间国,由于处于易水、河水之间,于是便起名为河间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统一的“汉”王朝。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维护统治变得十分艰难。为了避免重蹈秦王朝遭受攻击时孤立无援的覆辙,于是他效仿周武王的做法,开始分封诸侯王,来帮助他统治国家。因此诞生了一个个在地图上忽隐忽现的候国。
汉朝建立后,刘邦在沿袭秦王朝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侯国制即“国中国”。他将一部分土地设置为郡县,归中央直接管辖,而另一部分土地则分封给了有卓越军功的人。开国之初他分封了七个诸侯国,其中封大将张耳为赵王,统辖今河北省一带。
后来由于害怕异姓王危害汉室江山,于是改为大量分封与皇帝同姓的侯王。但是较大的侯国对中央依然存在威胁,于是汉政府又想将这些大的侯国割裂开来。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将当时属赵国的河间郡割封给了赵王刘遂的弟弟刘辟疆,于是在当时的地图上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国家。河间国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这个河间国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刘辟疆在做了13年河间王后死去,他的儿子也仅仅做了1年的王位就去世了。由于没有继承人,这个仅仅存在了14年的河间国消失了,土地被分为河间、广川、渤海三郡。
然而到了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又封他的儿子刘德为河间王,这样河间国在消失了9年之后第二次出现在地图上。但是此时河间国所辖地界仅为河间郡的旧地,面积也只是前河间国的三分之一。
刘德的河间国总共传了七世,共存在了158年,后来王莽窃取了西汉皇帝位,将当时的河间王拉下了王位,使河间国随着西汉政权的覆灭再一次消亡。
这之后光武帝扫平了各地起义军,恢复了汉室江山,因为与前河间王同为汉景帝的后人,因此又恢复了河间国的建制。但是这第三个河间国也只存在了6年。一直到公元90年,汉和帝又将乐城、渤海、涿郡三地划分给了他的弟弟刘恭,使河间国第四次出现在地图上。
公元220年东汉王朝彻底灭亡,随之兴起的魏政权深知裂土封疆的痛苦,于是取消了分封诸侯国的统治模式,这第四个河间国也随着汉室江山的灭亡而消失。
汉以后的王朝里分封制被取消了,河间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是“河间”这个名字直被沿用了下来,今天的河间市正是承袭了古河间国的名字。
河间国虽然数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河间国境内无数豪强世家并没有因河间国的消失而消亡,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上百年之久,其底蕴不用想就知道有多雄厚。
更何况河间国境内埋葬了数十位王爷,其陵墓中的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苦缺钱粮的张角自然对河间国觊觎已久,因此在得知河间国和渤海郡没有被攻占下来的消息时,张角马上让自己麾下韩忠和孙仲这两员猛将带领四万大军前去分别攻打河间国和渤海郡。
想那河间国和渤海郡兵少将寡,两万大军兵临城下就能轻松攻破。
可远在广宗跟卢植打的热火朝天的张角岂能料到韩忠这倒霉孩子连带着两万大军,已经全军覆灭在渤海郡了……
好了,闲话就先到这,现在来看看河间国的情况。
在董杰一众跟黄巾军血战的时候,斛律光也指挥着郡兵和各世家豪强组建家兵们一起死守着河间国治下郡城乐成县。
孙仲所部兵力虽然人多势众,但跟韩忠一样,其军队大部分都是由难民兵组成,精锐部队只有3000名黄巾力士。
不过比起韩忠的莽撞,孙仲就精明多了,他能爬上这个位置,不光靠他的勇武,更多的是他那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才被张角看中,并视为心腹来培养。
在第一次攻城遭到河间守军强烈的反击后,孙仲就知道强攻是行不通的,孙仲可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损失惨重。
既然强攻不行,那就换个方法吧。孙仲便让大军对着乐成县围而不攻,在确定斛律光他们突围不出去后,孙仲便带着3000名黄巾力士,去攻打河间国治下其余县城。
由于斛律光将郡兵全部调到了乐成县,导致其余县城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守城,虽有其他世家豪强自行组建的义军前来守城,但还是被训练有素的黄巾力士给击败了。
在攻破各县城池后,孙仲带领着黄巾力士如蝗虫般掠过河间国境内的小县城,将其富商豪强家中兵械,粮草等都抢了个精光,虽然装备不精良,但却都保证所以将士都有武器,军服,将领们都能穿上皮甲,在安全系数上高了不少。
在河间境内除了乐成县外,其他县城全部被黄巾军攻占后,孙仲这才调转兵力,全力着手来对付乐成县。
孙仲发动猛烈的攻城战,日夜不停的对乐成县发起攻势,曾无数次的打上城头,可惜都被斛律光率众给击溃了……
184年4月22日,孙仲所部黄巾军攻打乐成县的第三天清晨,天气非常的晴朗,阳光照耀在人身上,使人有种懒懒的感觉,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黄巾军,就整体表现出这种懒,在孙仲过去几天不断的攻打之下,现在还活下来的黄巾士卒已经具备了正规军的能力。
他们在不断的血腥战争中磨炼出来,能活下来的都算是战场的老油条,至少知道何时该前进,何时该撤退等等,这使得黄巾军的整体实力上升不少,怪不得有人说战场是练兵最好的场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