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三 大海战一,他害怕了?(1/3)
四二三 大海战一,他害怕了?
十月十一日清晨。
六点整,当地一丝鱼白从舷窗透射进来,希佩尔就已经穿戴整齐。
舱门外的过道内依然安静如斯,只有一种独特的隆隆动力声在回荡,虽然起床的铃声还未响起,但居住在这个**船舱里的希佩尔和其他六位德国海军实习生却都很清楚,整艘战舰其实都已经苏醒了。
从昨夜十点整舰队司令官下达了睡觉命令后,他就知道战斗会在今天爆发。
房间里,伙伴们全都没有说话,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准备工作,而希佩尔也打开了斜跨的望远镜包,取出了从德国国内带来的最新八倍望远镜。
这是德国光学的最新成果,不仅比以前的老式望远镜看得更清楚,而且镜片上还首次上下都添加了刻度线,可以让观测手很轻松的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打开镜头片,希佩尔小心翼翼的擦拭着镜头,他为德国的成就自豪,但也通过这个小小的望远镜知道了李默在对待海军上的态度。
因为这几天他发现,新华海军哪怕是驱逐舰的观测手都已经装备了和自己一样的望远镜,那不是新华自产的,虽然他们曾经得到了德国全部的光学制造技术,但工艺和技术上的细微差距使得他们自己的八倍望远镜实际上达不到要求,而且刻度上也没有如此清晰。
所以得知了德国制造出了最新的望远镜后,李默立刻向德国采购五百只,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这种望远镜即便是用新华蓝币计算,也达到了每只一千价格。
这就是态度,对待海军和海权的态度!
李默从不吝啬装备,从建军开始,他一直都在把最好的装备交给海军,在这种关心下,海军将士更是坚持严格训练,并最终横空出世。
在新华海军的几年生活,让希佩尔真正的见识了什么叫严格训练,他才不屑外界关于运气的说法,仅仅是每年上万枚的训练弹药消耗量,就足以证明这支年轻的海军崛起绝非偶然。
希佩尔对着镜头哈了口气,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在无法得知新华海军这次全部作战计划的情况下,他主动选择了做一名观测手,因为在军舰上,只有观测手才能拥有全景视线,才能看清楚双方的各类机动战术和交战中的选择。
当然,他对俄国的战术没多大兴趣,罗杰斯特温斯特连风帆时代的战术都没有学全,他更关心的是新华到底会如何使用脚下这八艘最新的主力舰!
起床的铃声,终于姗姗响了起来,当他推开舱门,四周的新华水兵们也早已拥挤到了过道内,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穿戴着整齐干净的白色海军服,挤入狭窄的洗漱池,再从厨师那里接过肉饼、馒头和水壶后,陆陆续续向战位走去。
顺着梯子,希佩尔很快爬到了前桅上,即将登上桅盘时,一只大手伸了过来。望着那张黄色黑瞳,带着微笑的脸庞,他也微微一笑,一把握住大手挤入了狭窄的桅盘。
狭小的桅盘挤入两个大汉显得有些拥挤,两台电话机分别紧贴在桅盘内侧的防弹钢板上,电话线从中空的桅杆内穿过,一直联系到舰桥内。
和那位新华观测手一样,希佩尔将携带的水壶挂在了舱壁上,再次整理和清点了一遍望远镜,六分仪等装备后,才套出馒头和肉饼咬了起来,但无论是他还是旁边那位,都很少喝水。
像这样的观测手在吉林号上有十六位,分别在前后桅盘和舰桥上,别以为观测手是个轻松的活,尤其是在即将开战的时候,有时候甚至在上面一待就是一整天,如果喝太多的水爬上爬下来回洗手间会造成麻烦,所以很多时候观测手们都要忍受干渴。
咬着肉饼,希佩尔观察着舰队,和出发时相比舰队的规模小了一大半,尤其是主力舰,在连续离开六艘和两艘后,仅剩下十二艘。
他们为何离开?是抛出去的诱饵,还是埋伏在了某处?难道新华就要靠这十二艘主力舰对抗总数多达六十五艘的俄国舰队?
希佩尔深思间,八艘猬集在身边的驱逐舰突然开始加速,虽然不能确切的知道这些被放大了的驱逐舰的具体数据,但那至少超过28节的航速,还是让他有些咋舌。
忽然前出的驱逐舰让空气凝固了起来,老手们都知道,这是舰队开始搜寻目标的征召,预示着编队已经进入了战区,敌人随时有可能出现!
半小时后,希佩尔发现,八艘靖海级巡洋舰带着四艘驱逐舰忽然从后方追了上来,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便四散而开保护在了主力舰前后左右,仿佛经过严格训练的猎犬,这种速度和航行技巧都让他怦然心动。
花了17个小时,飙了460海里,让所有人都看到了靖海级轻巡狂飙突进的速度优势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何轻巡如此受到海军的重视,因为当突发事件或者远距离高速支援时,目前也只有这些家伙能做到。
八艘轻巡的回归,让龙国章放下了最后一丝担忧,有这些家伙在,俄国舰队中数量众多的二级巡洋舰和驱逐舰甚至是鱼雷艇就没办法突破他们来袭扰主力舰。
至于封锁马六甲海峡、打击帝力和抢占荷属几内亚岛的八艘主力舰由于速度和任务,已经确定无法在参与这场海战了。
九点十五分,龙国章对舰队进行了重新编组。
第一战列舰分队,吉林号、黑龙江号、广西号和广东号,指挥官龙国章。
第二战列舰分队,公爵号、亲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