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弟弟一家(1/1)
1975年,也就是弟弟婚后的第二年,王宝珠生下了大侄子张恩泰,恩泰这名字是弟弟起的,本来还预留着个女名叫恩琪,可第五年头上才生下了小侄子张恩举,后来就再未怀上。
弟弟常年在外,孩子生下也未怎么管过,只每年过时过节的会回家探望一番。在家,就只是宝珠带着,父母偶尔也帮忙照顾一二。别看宝珠性子泼辣,但对教孩子却很有一套,颇为严厉,对父母也很是尊敬,比我们弟妹几个照顾的都周到。
改革开放前,弟妹在家,既要带着孩子读书写字,又要砍柴种地操持着家里大小事务,那么多事居然处理的井井有条,没让弟弟分过一丝心。对于孩子,宝珠不仅每天要给他们检查作业,她自己还会额外布置一些,做对了就夸,做错了就罚,比学校里的规矩都来的严。而且,弟妹对孩子们的家教也有要求,从不允许他们对自己撒娇耍赖,更不能顶嘴忤逆。
听着倒似太过严苛了些,连父亲都害怕她把孩子教的太过呆板了。可没想到,宝珠对孩子们还有一点好,那就是能与他们谈心,那简直是无话不谈,孩子们在与她交流时,没有一丝阻力亲近的很。所以,后来这几个孩子,除了学习好,懂礼貌外,在这种高压下,竟然都长成了活泼外向的性子,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弟弟下海后,靠着在单位分下的房子,曾将宝珠和孩子们也一并接了过去。但不久,房子就收回了,宝珠他们就只好跟着弟弟的工地四处租房子住,那条件有多艰苦,可以想象。再后来弟弟欠了一屁股钱,宝珠他们就回到了村里,等弟弟稍稳妥了些的时候,他们还又跟出去过几次。
整个八十年代,宝珠和孩子们就在和弟弟的分分合合中来回搬腾了好多次家,弟弟总想着能把家人们带在身边互相有个照应,可随时变动的工作地点和糟糕的环境,又不得不让他们面对现实。为了孩子们的学习着想,宝珠和孩子们最后还是回到了坪头村,并在那里各自考上了他们理想的学校。
对宝珠,或许有很多脾性方面的问题,我与她不太能合得来。但她在孩子们身上的付出,和对弟弟从始至终的信任和支持,是我所不能且佩服至今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