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多个安排(1/2)
“现在你还觉得,需要带着这部电影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么?”
江月笑看着姐姐,顺手在她的面前放下了一杯鲜榨果汁,“卡梅隆和小李子明显被电影中的身影所吸引,一位好莱坞超a,一位世界级名导,他们在看完之后,都沉默的没有评价,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去威尼斯打广告么?”
连续几个询问,令江火笑着摇头,擤鼻感叹的同时,她还轻抿了一口果汁,“不需要了,因为——那些老头,会帮我们做宣发……”
为什么很多人,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各式各样的知名电影节?
还不是想通过这种媒体汇聚的渠道,宣传自己的电影么?
就比如说昆汀这回带着《好莱坞往事》参加戛纳,什么‘金棕榈奖的最有力争夺者之一’,什么‘超豪华阵容大片《好莱坞往事》全球首映’,什么‘小李子重返大银幕,牵手昆汀《好莱坞往事》’,什么‘昆汀《好莱坞往事》发布会现场撒狗粮’,什么‘昆汀从不让人失望!《好莱坞往事》炸了’等一系列狗血宣传标题,皆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这种博人眼球的宣传,这种口碑炸裂的引导,是各家电影公司,都期望的存在。
至于标题党、震惊部?
得了吧,只要能达到广而告之的目标,只要能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这个营销,就是成功的——去年的《暴雨》便是这样,之前的《断背山》,也还是这样。
电影节上的造势,其实是一种双赢。
主办方需要这些大牌的流量,而这些大牌的作品,则需要‘相对专业人士’的认可。
说白了,那就是商业互吹。
你拿流量我赚钱,谁都不亏。
但——
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针对一般电影而言。
现在,江火拍出来的这部《梦露》,不是电影节上的那些大众评委能评的。
又或者说,那些荣誉还没她多的家伙,吹出来的话,不够分量。
暂时抛去影片质量,光看整个名单。
制片人:江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执行制片:克里斯托弗-诺兰;
监制:弗朗西斯-科波拉;
编剧:伍迪-艾伦;
导演:江火;
不看僧面看佛面,光是这些名字,就足以让那些想要钻进好莱坞的国际评委狂吹了,就算影片效果真的被他们称之‘惊为天人’,但外界的反应,也不会太过强烈。
因为整个名单上的这些家伙,随便挑一个出来,就足以吊打那些评委了。
在一个有着分猪肉之嫌的电影节上,收获赞誉,捧下奖杯,然后大肆宣扬?
对于普通电影而言,的确可以这么做,但《梦露》,真的不行。
除非——
《梦露》这部电影的最终效果,并没有达到江火的预期。
只有这样,她才需要商业吹水。
而现在,营销方式得换一换了。
有资格评它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
就比如说那个欠了江火一篇两千字观后感的詹姆斯-卡梅隆,还比如说刚刚得到江月投资的彼得-杰克逊,再比如说今年拿下最佳导演的马丁-斯科塞斯,以及他的徒弟奥利弗-斯通,又或者说是他们的同门昆汀-塔伦蒂诺,再者就是和江火合作过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和这群家伙穿一条裤子的乔治-卢卡斯……
没有杰出成就的,就算那些影评不要钱就能拿到手,江火都不感冒。
当然了,这其实是一个高度问题。
当你站在金字塔尖的时候,你想得到的,自然是同一阶层人的认可。
下面那群家伙在怎么吹,对你而言的快感,远没有同阶层人的评价,更加强烈。
若是换做以往,除非是《碟中谍3》那种现象级的话题,不然的话,江火没把握拿到这群家伙的评论,但现在嘛——宣传方式得改一改了。
“我会把想法告诉乔纳森,让他进行最终的修剪,九月份举办一个小型的试映会吧,让那群老爷子邀请人来观影,地点就定在芝加哥好了,罗杰-埃伯特不是动完手术之后,没法离开芝加哥了么?那就在他的家门口举办试映会,我想那些老头,都能理解的。”
江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她这样的安排,江月非常的满意。
不是她们看不起那些国际电影节。
而是想要让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就达到轰动效果,就必须得由仅存的一小撮人来评价。
那些老头,亲眼见证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他们给出的任何评价,都是世上仅存的唯一。
他们不少人甚至和玛丽莲-梦露打过交道,让这些和她接触过的家伙评价一部与之有关的传记片,是整个市面上,最有年代感,也最具有大众说服力的评价了。
说得难听一点,在这部电影上,他们的公信力,远高于欧洲那些大师。
而经历过黄金时代的那些老头老太,就没有不认识他们的,以此作为宣传的评价,才能真正的点燃当年那一波人的观影热情,而不是任由他们留在家里,翻看录像。
江火拍这部电影,压根就不是为了收割某一特定群体,她要的是所有人!
所有人!
“所以,你需要詹姆士-沙姆斯帮忙吗?”江月偏了偏头,单手托腮的看着姐姐。
詹姆士-沙姆斯这个焦点影业当家人,现在都快成了江火的御用冲奖人了。
不过,这说起来也很正常。
毕竟,《梦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