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两个秘书党(2/3)
参考设计的。现在听到县长的夸奖,我才知道,原来我改行去做建筑设计也很有前途嘛,哈哈。”郑天平心情很好,笑哈哈的和陈桥搭话。“郑县长去搞建筑设计,那不是太屈才了。”陈桥笑着说了一句,心中却是在观察着对方。
进入包间,郑天平也没谦让,直接让服务员上菜。毕竟这里的菜哪些比较有特色,他最清楚。杨柯没怎么说话,将时间都留给了这两位即将下放的搭档,让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对方,以便能快速的建立默契,以后工作上就简单多了。
尤其是在两人都是刚下放的时候,对蚌县的了解都不多,算得上两眼一抹黑,这个时候能提前加深了解,互通有无,对他俩来说,很重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柯提前告辞,没有继续留在这里,将地方让给了陈桥和郑天平。本来今天的目的就是让这两位提前见个面的,他在这里,虽说都不是外人,但也耽误人家谈正事不是,想来,这两位“相见恨晚”之下怕是会聊到很晚。
两人都起身相送,倒也没说别的,因为现在他们之间加深了解比和杨柯客套重要多了。
杨柯能感觉出来,这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还不错。郑天平虽然没有多么高绝的智慧,在整个官场上资质只能算中等,但为人处事却很圆滑,这些从对方在团委将方方面面的关系捋得门清就能见一斑。况且,郑天平虽然能力不算多强,但胜在人还算年轻,以前的经历不俗,见识也够,更难得的是做事情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有这样的人做副手,陈桥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而郑天平对陈桥的感觉,杨柯也能想象得到,大概是有些惊异和震撼吧。毕竟郑天平远离权利核心的这几年,正好是陈桥脱胎换骨洗髓炼脉的黄金时期,和他记忆中的陈秘书早已判若云泥。
这两个人,都是秘书出身,但却由于所跟的领导不同,如今早已高下立判。不是说郑天平不行,而是跟陈桥比起来,无论是眼界、能力、手腕,都要差上一些。但郑天平也同样有自己的优势,处事圆滑,沟通协调能力极强。
这样的两个人凑一起,堪称黄金搭档。
走出真味观,杨柯慢慢的在河边踱步,脑子里却是在想着昨天晚上和杨书记交谈的经过。
第一次,杨书记在儿子面前直言了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的人民需要改革,需要富足的生活,大家已经穷得太久了。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得全方位的去做改变,这样一来,变动太大,和苏联的改革就没什么两样了。最起码的,基础不能动摇。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主导一省之地,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推行我的改革理念,仅仅是个榕城市,太小了。”
“苏联的政变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坚信我的理念的正确性,大的方面不动摇的情况下,用温水煮青蛙才是最可取的改革之道。国家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太过激烈的改革,都应该谨慎,缓缓推行,等到慢慢的有了成果之后,反对者就算发现了,大势所趋之下,也已经无力回天。”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大环境改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若是理论教育不能跟上的话,将来的形势堪忧啊。会有很多先富起来的人群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失去最基本的信仰,这些人,有钱,有关系,有势力,若是联合起来,能动摇根基。”
“我之所以反对赵长德的改革理念,很大程度上是担心我们民族信仰的问题,并不是真的不认同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失去了信仰的民族,比生活贫困更可悲。”
“所以啊,对于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定义,现在的人还是很盲目的,你老子我,其实是个改革派!”
这些话,上辈子杨正和从没对杨柯说过,杨家失势之前是因为杨柯不长进,等到杨家失势之后,杨正和又绝口不提政事。杨柯现在很喜欢和父亲聊这些话题,每次交流之后,都会令他感觉有所斩获。
杨柯清楚,杨书记说的反对者指的是谁。不是说的国内,而是在国外。听到杨书记如此直白的话语,杨柯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对于杨正和所担忧的这种情况,他是见识过的,为富不仁的先富者,一个信仰凌乱的民族,越来越淡漠的人际关系,被国外风潮弄得头脑不清的青少年……
夜风沿着河面轻轻吹来,带有一些腐水的气息,再次看了看旁边静谧无声的河流,杨柯轻轻吐出一声似有若无的叹息。
父亲的理想能实现吗?很难!
最近几天来,杨书记趁胜追击,动作不断,除了陈桥郑天平这些人事变动之外,最大的动作就是准备推举靠得比较近的副市长钱宝开入常。当然,阻力很大,主要是来自于省长郭旭刚。
对于郭旭刚来说,杨正和在市里的动作对他没什么影响,但若是推一名副市长入常这样重要的事情,他都不阻止的话,怕是流言蜚语立马就会传遍省委省政府的各个角落。大家都会说这是省长怕了杨书记,被对方连连攻击,却无力阻挡,省长大人的威信,将遭受灭顶般的打击。所以,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里子,郭旭刚都会出手阻挠,竭尽全力。
这又将是一场硝烟。
如果杨正和此次顺利的话,市政府那边就将再多出一名靠近他的常委,常委副市长钱宝开加上常务副市长宁中则,两名常委在政府掣肘市长梁伟征,杨正和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