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门宣胜 欲害不能(3/5)
一段,跑回来讲一段。就连守城门的士兵都是丢掉了手头上的活计,也是拥挤进来听讲。那大吐的军官也是恢复了精神,可笑的是,还拿着个饮水的葫芦,边听边喝。场面愈发的安静,只剩下那些带着点山东口音的士兵们地话语,这些胶州营登州军的士兵,在当日的大战中,为胜利的狂喜。为牺牲战友的悲哀。一幕幕都是经历过来,本以为自己已经是情绪平复。
可随着一句句的述说。那些情绪都被调动起来,有的士兵说着说着,语气已经是哽咽,一句话说不下去,周围的听众看见这些朴实地山东官兵如此动情,也都是跟着唏嘘不已。
说到后英雄王韬主动站出来,持矛大呼,说道赵能率领火铳队列一往无前,打地鞑子主将落荒而逃的时候。
周围地听众先是安静,然后爆发出来了巨大的欢呼,没有人觉得这些士兵背后的人头是什么可怕的东西,都觉得这是他们功勋的证明。
本来是围在外面的百姓们拼命的朝前拥挤,那些手上带着东西的,都是把手中的年货拿出来塞给马车上的官兵,很快士兵们双手就拿不下了,那些百姓们就把东西朝着他们身边放,好像不如此就不能展现他们对这些勇士的谢意。
这种热情过了一会,又有些鲜衣怒马的豪奴在外围吆喝,驱散人群,百姓们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给他们让出一条路来,胶州营登州军的士兵们也都是警惕准备,谁想到这些豪奴到了跟前,一个个态度放得极为谦恭,手中都是那这沉重的包袱,口中说道:
“这都是我们家主人/老爷/少爷/夫人,给各位兵爷的犒赏,这么长时间没有发饷,却打出这样的胜仗,真是不容易!!”
外围刚刚冷却下来的气氛,又是因为这个插曲变得热烈起来,此时城头上和城门附近的欢呼才想起来,那些外圈的富贵人士总归是听得慢了些。
众人只是欢呼,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到最后水浒和三国中听来的话语派上了用场,一阵阵的在那里哄叫道:
“壮士!!壮士!!好汉!!好汉!!”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也有些夹在其中的呼喝“李将军真是英雄”“那王副将真是豪杰”等等。
这声势浩大,就连城内也都是听到了,京卫,御马监勇士营,顺天府的衙役,还有锦衣卫那边都是紧张异常,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一边派人探查,一边紧张戒备。
那名进城报信的兵马司头目,出城门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见到城外的声势,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大吃一惊,跟在他身后的两名兵部主事还有十几个小吏也都是脸色惊惧,这兵马司的头目出城的时候。已经是找不到自己地同伴了,因为他同伴借着地利已经是凑到跟前去听。
这头目听着身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方才所听到的,禁不住心中暗骂,跑腿的事情让老子去做,这等痛快事,你们却占了便宜,不过肚子里骂是肚子里骂,可不自觉的也是被这种欢喜的气氛所感染。边走边笑。
“各位老少兄弟,闪一下,闪一下,兵部的几位大人要过来点验首级了!!!”
刚开始虽然是扯着嗓子喊出来地,可听到的人没有几个,还是拥在那里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和赞美,最后是这兵部的十几个小吏一同放声大喊,这才是惊动了在里面的那些兵马司士兵们。一起扯着嗓子喊起来。
人群这才是分开一条路来,那两名兵部的主事和十几个小吏一下子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人都是暗暗的叫苦。
六部三司衙门里面地这些主事小吏,对风吹草动最为敏感,也是消息最为灵通的一些人。朝堂上崇祯皇帝、刚被任命为首辅的大学士陈演,还有兵部尚书张国维的对答交谈早就是传遍了京师官场。
兵部尚书张国维回到兵部后,第一件事就是交待,办理山东报捷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些,莫要漏了什么。
以上种种,加上这两日突然间变过来地消息风向,只要是在官场上呆过几年的人,都明白应该如何对待山东兵马还有他们送来的报捷证据以及文书。
这兵部两名主事对突然消失的周主事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他们地身家性命都是在这京师,自然要秉承兵部尚书的命令做事,此次出城来。本来是准备阴着脸给对方一个下马威的,进城也有种种的刁难手段。
可出城来看,万民欢呼,在城门边和城头,隐约间还能看见些得罪不起的大家豪奴,几个人立刻是知道事情难办了。
对京师的皇帝来说,对很多的朝臣官员来说,所谓的天下万民就是这京师地平民百姓。虽说待之凉薄。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近百万的平民百姓所表达的意见。皇帝和大臣们也不得不重视。
若是有什么由头让这些百姓闹将起来,总有人要灰头土脸,或许就有对头蹦出来说你有悖民望,必有负心之事等等。
兵部的两名主事心知眼前的这种场面,要是自己给对方冷脸或者是穿小鞋刁难,这山东的报捷队伍,可能是掉头就走,可自己想从这愤怒的百姓之中脱身,那就未必了,保不齐就要倒霉。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到最后因为法不责众,连追究地地方都没有,主事和那些小吏都是心中暗骂,去镇抚司衙门借调些锦衣卫一同出来,事情可就好办一些。
但事到临头,也只能是客客气气地办了,其中一名主事站出来,高声的说道:
“各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