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破城(1/2)
在清风寨歇了三日,秦风就率军朝着衡州府席卷而去。
衡州府内为主的七座县城分别是清泉县,衡山县,常安县,衡阳县,桂阳县,茶陵县,还有安仁县。
衡州各地的清军绿营战力低下,人数大多不过数百而已,可是真要攻破所有的县城却也不是件太过容易的事情。
之所以不容易,很大原因在于守城的官员极有可能会力战到底。
清廷对于丢失城池的官员惩处十分严厉,无论官员是否尽力,只要城池被攻破,那么官员只有两个结局,战死于敌军手上,或是被清廷以失城之罪处死!
至于投降,估计衡州府内官员很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非不愿意投降,而是投降在他们眼中几乎没有意义。
投降乱贼等于反抗清廷,而清廷应该很快就会对其进行剿灭,那时清风寨的乱贼能否继续高奏凯歌,很多人都报以悲观的态度。
没有城池,没有退路,只占据着一个山头的乱贼不是清廷,可以一败再败,乱贼们只要败一次,等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衡州七座县城兵力虽弱,可有城墙依靠,当地官员在清廷的严酷法令之下,十有会选择与城池共存亡,那样一来蒙山卫明军在攻城之时,定会付出相当代价。
而与代价相比,回报就显得有些微乎其微了。
秦风可不是真的乱贼头子,在破城之后,他无论是为了争取民心,还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必然会严肃军纪,绝对不允许士卒劫掠伤民,因此战利品只能从县衙里的府库中获得。
可是衡州除了府城被罗明堂经营的繁华之外,其它地方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府库里又能有多少物资呢
蒙山卫明军暂时不缺物资,大源河一役之后,军械缴获无数,当初又劫了从衡州府城运出的粮草,基本可以保证半年之需。
因此从战果上而言,秦风出兵更加显得没有意义,可是即使如此,他还是决定选择攻击各个县城。
只有这样,秦风接下去的布局才能得以展开,且在清廷攻灭南明永历之前,让蒙山卫明军做到最完善的准备。
乘胜出击,理所应当,也许有所谓的明白人会嘲笑秦风的无知无畏,可在他的隐秘谋划下,天下人有谁能察觉到呢
或许有一个,那就是罗婉儿,不过像她这般智慧眼光妖孽似的人到底只是一个特例。
蒙山卫到达常安县城外的时候,天色已晚。
常安县离清风寨最近,自然成了第一个攻击的目标。
常安县城不大,听闻有敌军来袭,早早关了城门,城头上人头攒动,时不时传出阵阵叫骂声,看上去有些骚乱。
秦风命令全军停在县城下,并没有立刻展开攻击。
常安县城是一座小城,户口不过三千,面对汹涌而来的贼军,它就好像一枚脆皮鸡蛋,只要轻轻敲上一下,就会碎裂开来。
不过秦风为了能让蒙山卫明军的损失降到最低,还是给出了周详的作战计划。
月上正中,子时。
蒙山卫明军的营地里寂静无声,只有几处火光闪烁不定,好像全军将士正在宿营休息,并没有在今夜就进行攻城的打算。
然而,如果有人走进营地,就会发现一排排的将士们排列整齐,个个精神烁烁,正在蓄势而发的等待着攻城的命令。
夜幽静,风低鸣。
蒙山卫明军就像匍匐在城下的一头巨兽,已经露出了它的獠牙。
秦风站在大旗之下,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常安县城的城门。
子时过了一刻,城门黑黝黝的,依然无声。
孟达站在秦风的身边,脸色微微有些凝重道:“将军,马驰会不会遇到麻烦了,按照预定的时间,他现在应该已经动手了。”
秦风面不改色,沉着道:“如果有意外的话,他也能应对我相信马驰,他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出战前,马驰主动请求先一步进城作为对应,他刚加入蒙山卫明军不久,需要有所表现。
忽然,似乎有声呼喝从城门内传来,听不真切。秦风凝神再听,呼喇喇一声巨响之下,夹杂着些人临死的惨叫之声。
秦风心头一动,站在一旁的孟达已是兴奋抬手道:“将军快看,马驰得手了!”
顺着孟达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常安县城的城门缓缓的被人推开。城门内,先是一点,接着一片火把。亮堂堂的,一条大道展出在常安县城之内。
秦风毫不迟疑,一跃而起跳上战马,高举战刀大喝道:“全军出击,一鼓作气,夺下常安县城。”
战马奔腾,须臾即到。
按照事先部署,秦风率领蒙山卫仅有的五十骑兵冲在最前,接应在城门内鏖战的马驰,牢牢把住城门不失,保证全军可以顺利攻进城去。
马驰早在昨夜,就已经和二十几个精锐士兵,分成四五个批次,冒充商贩,过客,流民等身份混进了城去。
常安县城里的清军本就人心惶惶,根本没有一战的决心,只是在知县的勒令之下,才勉强摆出守城的架势,又如何谈得上有什么防范之心。
而马驰是真正的盗贼出身,常年和官府打交道,对清军绿营里的一些关节十分熟悉,等换上绿营军服之后,更是真假难辨,从而在袭击城门之时一击得手。
守城的清军士气低下,战力卑劣,在看到城门被攻陷后,大部分清兵立刻就放弃了抵抗,秦风的骑兵几乎没有遭到任何阻碍,就顺利的杀入了城中。
常安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