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南北谁为先下(1/2)
徐州的事情,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奇葩。
徐州牧陶谦有个老乡,叫笮融,此人聚众数百人,前往徐州投靠陶谦。
陶谦对这个老乡也算照顾,他任命笮融为下邳国相,并负责运输广陵郡、下邳郡和彭城郡这三郡的粮食,笮融得到此三郡粮食和封国进贡物品后,并没有给陶谦,反而中饱私囊占为己用。
不过,笮融倒也没有把这些钱粮装进自己腰包,因为笮融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下邳的百姓食不果腹,说一句饿殍满地可能有些过分,但是百姓困苦不堪是肯定的。
而笮融却大兴浮屠之事,在下邳郡广兴浮屠寺庙宇,以华衣美食蓄养浮屠之徒。
不但如此,他还强迫下邳郡人民日夜颂读浮屠之经,这使得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和浮屠教徒迁入下邳郡,前后高达五千多户之多。
光是搞这个浮屠之事,耗费的费用,要用亿为单位来计算。
笮融这货虽然信浮屠之教,但是他一点都没有慈悲为怀的意思,不但不干好事,反而四处抢劫,还专杀救命恩人。
这个其实不用奇怪,浮屠之教一开始也是那种“你不肯信教,又不肯去死,这让我很为难啊!”的那种宗教。
实际上,任何宗教,要是没有这种劲头,都不可能发展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宗教,只不过后来变成了战五渣,又被另一个“你不肯信教,又不肯去死,这让我很为难啊!”的敏感词宗教在很多地方给灭了全家而已。
浮屠之教,其实是脱胎于阿三教的,或者说是阿三教的变种也行。讲究一个因果轮回,今世受苦,来生富贵,用来愚民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因此,虽然笮融贪了陶谦的钱粮,陶谦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之不理。
说起来还是那个老梗,有谶语预言说:“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个老梗,在汉代传说了好几百年,据说汉武帝都曾经当众说过这个梗。不过刘备是不信的,他估计这事是后来人编的。要是汉武帝真说了,那只能说明刘野猪的脑子有瑕疵,还是很大的那种。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取代汉朝的人应该和“涂高”有关,
那么“涂高”是什么意思呢,袁术的理解是,这个“涂”,相当于“塗”或者是“途”,都是“道路”的意思。袁术的“术”字在古文里指的就是“城邑中的道路”,而他的字“公路”与道路的关系就更加直白了,这也说明了袁术的名和字是相关的。
其实,袁术只理解对了一半。
按照后来杜琼的说法,“涂”指的是泥土,泥土垒高就是城墙或者宫殿,而“魏”的本义就是宫殿。所以“当涂高者魏也!”
徐州也有个很会解读谶语的人,他叫阙宣。他也是这么理解的,泥土垒高就是宫殿,宫殿那不就是“宫阙”么。
而自己姓阙,所以阙宣认为,那个当代汉的“涂高”就是自己这个阙!
阙宣是徐州下邳人,阙氏也是下邳豪族,他家中门客、徒附颇众,有童仆千人。这个童仆千人,是这个时代豪强的标配,连童仆千人都没有,你都不好意思自称是豪强,只能说是大户人家。
当初黄巾乱之时,阙宣家族之中也有人参与,到如今,他们家也可以算是黄巾余孽。
笮融在下邳国中,大兴浮屠之事,广收苛捐,阙宣家因为和他有宗教信仰上的冲突,受到的盘剥尤重。
阙宣怨恨笮融,另外也是有点“宗教之争”的意思,他家本是黄老中人,下邳郡中残存下来的那些太平道信徒也有不少。加上他族里的门客、徒附,阙宣聚兵数千人。
于是,阙宣在聚兵数千人之后,他就果断称帝了!果断称帝了!称帝了!
当年,张举自称天子,好歹手下还有军民三十万人。
阙宣可好,聚兵数千人,他就敢称帝,也真是没谁了。
不过想想那些手下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就敢称帝的牛人,其实阙宣还算好的,也不是那么奇葩。
但是,更加奇葩的是,徐州牧陶谦,这个汉朝的封疆大吏,手下户口百万,步骑十万的一州方伯,居然和阙宣联合了!
汉末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天下大乱了,但是表面上,大家都还是汉家臣子,出兵打仗之前,一般都还要找个借口。
而陶谦作为徐州牧,居然和自称天子的阙宣联合!!
虽然刘备知道,后来陶谦又把阙宣杀了,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杀,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刘备完全可以用这个借口去攻打徐州。就好像刘备可以用给刘虞报仇的借口,去攻打幽州公孙瓒一样,这个做叫师出有名。
“来人,叫戏志才和荀文若来州府相见。”刘备低声吩咐了一声,又举杯对这一次宴请的宾客说道:“诸君,州中有些事情,某家便少陪了。诸君今日且先欢宴,以后我自当量才使用,必不叫诸君明珠暗投。”
说罢,刘备起身,在典韦的护卫之下,回转州府,众人起身相送。
等到刘备到了州牧府中,过了片刻,戏志才和荀彧两人都已经到了。
将刚刚接到的情报交给两人,待二人看过之后,又交换了手中的情报,再看了一遍。
直到这时,刘备才问道:“敢问二位明公,我该起兵向南呢,还是发兵向北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决定了未来数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刘备的发展方向。
向北,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