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打闷棍的少年(1/2)
“吾乃吏张策,店家何在?”
“吏爷稍等,贱民在此。 x 23 u ”只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慌慌忙忙从后院奔出,临近了还被桌脚拌了个趔趄,小跑至跟前对着张策拱手道:“小人正在后院劈柴,回应不及,吏爷勿怪。不知吏爷是要住店还是要用饭。”
张策对店家的慌乱并不奇怪,国律令繁多且严厉,邻里左右或多或少都有遭律令惩处之人,轻则黥面、流放,重则枭首、株连,吏身为律令的执行者,自然为底层民众所畏惧。明白归明白,但该问的还是得问。
“你可知附近何处有渔船?”
“吏爷有所不知,尽河边多是山石丘陵,难以伐木烧田,自从新《田律》禁止捕鱼打猎,尽河边上的渔民生活便无以为继,有些前往临近郡县做了佃农,有些交不起田赋,被吏爷们押走服戍役去了,更有些直接做了流民,现在尽河边的渔村都只剩些不堪用的老弱妇孺,渔船也大多被朝廷征用或废弃了。”
“既如此,店家可知这附近何处还有渔船?”
“不知吏爷找寻渔船所谓何事啊?若是公务要事,可去往此处下游的中天港,附近未被毁掉的渔船多被朝廷征集到了此处,凭借官戳和路引,或许能得一二舟船使用。”
官戳是国公务人员执行命令时官方的凭证,上面记载了执行人官职、姓名,身负的命令,前往何处,起始日期还有郡县的官印。路引是国人或其他人在国各郡县之间活动的证明,记载了姓名、籍贯、职业、功勋和县闾的盖章,相当于个人的身份证。
张策身为国下吏,路引是有的,但是带领在役民夫出逃,海捕文书或许有,官戳是肯定没有的。更何况去兵卒聚集的中天港找船,与取死何异,来此之前,便想好了说辞。
“我领命带这些民夫前往北尽关服戍役,但途中数人得了腹泻,日行不过十里,如此便不能如期戍边,按《戍律》当黥面,不得已,只得寻船,凭借风力和水力,或能按时抵达北尽关。中天港距此甚远,方向也与北尽关相反,若去取船,少不了耽搁了几日,届时恐怕费时更久了。”
“既如此,吏爷先带众人喝碗水,歇息一番,小人等会为吏爷做向导,去附近的渔村看一看,也许还有尚能一用的舟船。”
“如此甚好!先谢过店家了。”
“不敢不敢,小人能为吏爷做事,是小人的荣幸。小人这就去准备茶水了,吏爷稍等。”
张策听闻事有转机,心中稍宽,回头招呼众人进入前院歇息一番,不一会店家便提着一桶茶水过来。说是茶水,其实也就是一些粗茶梗泡水,即便如此,对于奔忙了一天的众人来说,依然是难得的享受,纷纷大口喝下肚,一桶茶水瞬间便被喝完了。唯有张策因为心忧店家能否带他们找到船只,所以只喝了一小口。
张策一边想着待会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以及对应的办法,一边感觉头脑昏昏沉沉,眼皮耷拉,似有千钧,环顾众人,早已横七竖八倒了一地。
张策心中暗道糟糕,没遇上兵卒却遇到了黑店,强撑着想要站起来,却突然脑后挨了一闷棍。
倒在地上的张策万念俱灰,在晕倒前一刻,看到了打他闷棍的人-----一个黑黑瘦瘦的少年。
“黑狗儿,下手莫太重,打死了可卖不上价钱。”店家熟悉的声音传来,言语的内容看出,他并非那朴实好客的普通店家,好客与荒乱只是他的伪装。
“黑狗儿,你是如何知道这人是假冒的官吏啊?”店家望着那黑瘦少年问道。
被唤作黑狗儿的少年看体态,年纪不过七八岁,一身粗布衣裳挂在身上,明显不合他的身段,到像是这店家穿的衣服。黑瘦的脸上稚气尚足,唯有这一双眼睛,清澈至极却又好像能读懂人心,不似少年人的眼睛。
看他给众人绑绳索的熟练程度,可见这打闷棍的活计没少干。少年边绑着绳索边回话道:“店家,北尽关离此三千多里,你何时在此处见过去北尽关戍役的民夫,何况此时又是芒种时节,各郡县忙于农事,连兵卒都下地务农了,怎会差劳力去往边关。坐船去北尽关更是逆流而上,只能越走越远,如此南辕北辙之事,定非国下吏所为。此人定是想乘船渡江入楚或者顺流而下去往商国,必是流民无疑。”
店家对少年一席话无比佩服,“黑狗儿,你如此聪明,若是读书,定能当上士大夫。”
“我才不要当那士大夫,我若是要学,要学那《神仙传》上的仙术,点石成金,吞云吐雾,岂不快活。”
店家摇了摇头,显然不打算接少年的话茬,跟着少年一起绑起了绳索,顺便检查了一下少年绑的绳索结不结实。
两人忙活了一会,将众人绑好,又在众人的身上摸索了一番,除了在张策袖囊里找到一串吊钱,其他人都是身无长物,店家暗道晦气,真是一群流民,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只能当奴隶发卖了,兴许能赚上几个钱。
“黑狗儿,去后院叫那母夜叉去河边留下记号,今夜便把这些穷鬼卖咯!”
“要使唤这母夜叉,还是你自己去吧!谁不知道你才是那一家之主啊!”
店家听着少年阴阳怪气的话,本要硬气一下,回上两句我说一她不敢说二之类的,但想起那堪比自己腿粗的手臂,两股竟有点战战,当下便怂了,当然嘴巴是不可能承认的。
“那你去一趟吧!你也见过,将后院的马灯点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