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超前意识(2/3)
对山区造成破坏的经济开发、禁止任何人对珍稀物种的采摘和砍伐,这是维护他们家园的必要措施;管委会将组建一支巡视队伍,全由烈炎山区的年轻人组成。简青龙代表烈炎山区的七个村寨表示,坚决维护上级的决定,他们将自觉地保护由专家指定的这些珍贵物种,决不让它们遭到任何破坏。
下山后,邝春明与邓钊来到庙前集镇和红杉工业园参观。现在的庙前新集镇,雏形已经出来,宽阔笔直的雨神大道展现在大家面前。工地上更是热闹非凡,尽管有施工队负责建房,因为房子已经明确到户,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守候在自己的新房基地。
“好,青云,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有了这么好的成绩,我都有点嫉妒你了。”邝春明与邓钊走在新建的街道上,口中不乏溢美之辞。
而邓钊的眼中,却又有不同的意义。红杉乡的集镇建设,对于s省推行新农村建设政策,确实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他不得不佩服阳名超的敏锐,能够从一次普遍的汇报中找出这个典型:“陈书记,乡政府要加强施工管理,要注意安全施工,更要注意处理与村民的关系。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找阳书记,也可以找我。”
“谢谢邓省长,我们一定会遵照领导的指示,把我们的工作做好。”邓钊的表态也令陈青云感动,省里两位大佬都如此看重庙前的集镇建设,使他感到压力大增。
接下来参观红杉乡工业园,又令邓钊和邝春明大惊,无法想象,在一年多的时间,六七个企业就在这个贫瘠山区拔地而起,成了红杉乡致富的基石。
在红杉工业园,烤烟厂、鞭炮厂、机砖厂已经投产; 醴泉酒厂的酿造车间也进入了最后的设备安装阶段,厂区内那堆积如山的碎石已经不见了,勾兑车间也在去年投产; 矿泉水厂、竹木加工厂和食品厂都在兴建厂房,工地上人来人往,比集镇工地更加热闹。
相对于邓钊和邝春明、邓兰等人的开心,卫所则是愤怒加冷笑,他想,如果他能够主政一方,肯定能比陈青云做得更好。此时,陈青云从单纯的情敌,上升到他事业上的对手,以往对陈青云的轻视再也不见了。
如果说陈青云的乡党委书记地位令邓兰惊讶,参观了庙前集镇和红杉工业园的建设后,邓兰意识到,陈青云能够快速得到提拔,并非依靠运气或背后的支持,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依靠的是自己的业绩。如此优秀的年轻人,那真是可遇不可求呀,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他主动追求自己呢?
邓钊和邝春明离开烈炎山区的时候,莫皎与徐达军已经得到消息,他俩分别与丁剑、林华从泉湖和雨神赶来,这样的机会如果轻易放过,那真不配主政一方。
当天晚上,邓钊与邝春明没有继续在红杉乡逗留,他们来到泉湖市,有些意见,还得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沟通,烈炎山区的保护工作,尽管会成立专门机构,但大部分的工作还得依靠地方政府。
陈青云与尹真也参加了泉湖市的座谈,毕竟烈炎山区坐落在红杉乡,很多具体工作要他们组织实施。从此刻开始,红杉乡真正从贫穷落后的山区乡走进泉湖市的政治舞台,成了泉湖市所有领导和部门关注的重点。
阳名超视察红杉乡和烈炎山区,他是悄然而来、飘然离去。虽然有莫皎和徐达军的陪同,但没有惊动泉湖市和雨神县更多的人,媒体没有报道,知情的人也秘而不宣。这次不同,邓钊与邝春明做足了功课。邝春明来红杉乡,不说没有陈青云的因素,但作为一个合格的政客,他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可以为他带来政绩、提高声望的机会。
泉湖市关于烈炎山区自然保护管理办法也提交到座谈会上讨论,包括禁止任何人在烈炎山区砍伐树木、特别是珍稀物种; 坚决禁止在烈炎山区开发任何工业和采矿项目;禁止在现有的七个村寨之外建设民用住房和其他建筑;禁止修建任何供车辆通行的道路;鼓励烈炎山区的村民搬迁到山外居住,泉湖市政府将为搬迁出来的村民提供住房和就业机会;建立民间自然生态保护组织,政府将提供相应的补助。
通过这次座谈会,解开了陈青云心中的一个疑团。当时参加县政府的369国道拓宽会议,他就提出来,为什么不将烈炎山区的道路同时拉通,毕竟里面还住着一万多人。上级部门不知道此事,县委、县政府应该争取呀。徐达军和林华没有向他解释,因为他们也像陈青云一样,想争取烈炎山区的道路能搭上这班车。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简家寨的时候,阳名超就交待莫皎,369国道可以拓宽,但烈炎山区的道路坚决不能修建,不仅仅是现在,以后也不允许,要他将这个事情以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告之泉湖市各部门以及县乡两级政府。阳名超考虑的,并非是珍稀物种的问题,他没有将珍稀物种与自然界的基因库结合起来考虑,也就没有那种紧迫感。在简家寨的所见所闻,使他意识到这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是长期的闭塞才得以保留的财富。在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再长期保持这种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要减少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他还是能够做到,也非常有必要。
晚上,莫皎与丁剑设宴招待邝春明与邓钊之行,莫皎邀请陈青云也参加,陈青云谢绝了莫皎的好意,与徐达军回到雨神县,好久没有与方钦亮见面,今晚是他请客。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