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隆武帝欲离福京(1/2)
十二月底,多铎自长沙城下撤军,随后便率领五万大军,踏上了北返的道路。手机端 m.
湖广清军则由孔有德、尚可喜两人主持,而两人由于兵力不足,便只能退守岳州一线,湖广危机暂时解除。
正月间,北方消息陆续传来,赵铭入淮江,破淮安,又北上山东,击败清军围剿,逼得清军调兵北返之事,逐渐为明朝各方所知。
常德府,位于洞庭之西,沅澧平原,乃是鱼米之乡。
堵胤锡出湘西,光复常德后,与忠贞营屯住于武陵、澧州、石门、桃源、沅江等地,以湘北的钱粮,来供养十万忠贞营,令这支败军,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休整之地。
这时在武陵城外,德山脚下忠贞营的营地外,士卒们正在冷冽的寒风中操练,在大帐内,堵胤锡则正与李过等人商议。
身穿绯色官袍的堵胤锡,将一份邸报,递给李过等人传阅,感叹道:“此次若非平虏侯赵博安,出兵入淮,又攻入山东牵制建奴,长沙之围,不会如此轻松解除!”
李过、高一功等人看了看,也是一阵佩服,“自建奴入关以来,兵锋难挡,我等一路败退,兵将士气低迷,畏奴如虎。平虏侯此举,实在大涨我等士气。”
在明朝的一众兵将中,赵铭和他的东海明军,可谓一支独秀,分外引人注目。
堵胤锡重重点头,“平虏侯,真乃国朝东海石柱。然奴酋多铎北返,建奴调集重兵反扑山东,平虏侯恐怕也难以于山东立足。如今平虏侯为我等解围,我等亦需把握建奴从湖广撤走的时机,抓紧时间休整,伺机反攻。”
李过、高一功等人起身抱拳,“还请抚军吩咐!”
堵胤锡沉声道:“岳州乃湖南门户,在我之手,则武昌再望,在建奴之手,则长沙危机。我等不说尽复全楚,然必复夺岳州。”
说着,堵胤锡站起身来,“几位将军训练兵马,本官这就准备前往长沙,为忠贞营讨要一批器械钱粮,再与何督宪商议收复岳州之事!”
~~~~~~
长沙府,总督府邸,何腾蛟也拿到了朝廷的邸报。
赵铭决定北上,袭扰清军之时,便给了隆武朝廷上了奏疏,言明了自己北上,袭扰清军,逼迫满清自湖广、江西撤兵的战略,让隆武朝廷务必抓住,他创造出来的机会,不要再次措施稳住阵脚,收复失地的时机。
如果这次隆武朝廷依然没有作为,赵铭就是铁打的,也会感觉到累,东海明军便真的有些带不动局面了。
毕竟几路人马,就赵铭一路打得好,即便杀到满清老巢门口,其他几路败得跟拉稀一样,仅靠赵铭显然也无力回天。
何腾蛟看了邸报,脸上有些不太自然,他刚送上去的奏报,声言自己击败了多铎,这邸报传来,无疑打脸,而且皇帝对他的奏疏也没回应,让他有种将要失宠的危机感。
隆武皇帝疏藩登基,身边没有班底,朝中又有郑芝龙弄权,所以很倚仗恩宠何腾蛟这个老熟人,将何腾蛟视为心腹。
一直以来,何腾蛟也将自己当做隆武皇帝最恩宠的大臣,可是现在先是浙系开始拥护隆武,现在又出了个赵铭,便分去了隆武对他的恩宠。
原本隆武没什么人支持,现在内有郑成功和文官集团,外有储君的浙系为盟友,何腾蛟的地位便不那么重要了。
看着邸报中,隆武朝廷对赵铭极尽赞美之词,何腾蛟心头一阵不快。
~~~~~
福京,皇宫,御书房内。
穿着粗布黄袍的隆武皇帝,负手立在地图前,身后站着几名心腹大臣。
这时隆武皇帝对着地图出神半响,忽然回过身来,看着几名心腹,一脸决然道:“诸位卿家,朕意以决,趁此时机,离开福建,摆脱郑芝龙。诸卿可有对策!”
赵铭搅乱山东,清军主力北返,明朝面临的外部压力减轻,隆武皇帝决定趁此机会离开福建,不想继续毫无作为。
书房内几位心腹大臣,听了不禁拜倒,磕头道:“臣等无能,使陛下受辱矣。”
在明朝中央权威尚存时,明朝文官势力强大,不过中央权威崩塌后,就算是朝廷大学士,地方军阀依然不将其放在眼里。
书房内不是大学士就是尚书,最小的也都有三四品,要以往都是大人物,可是在福京,却什么也不是。
他们面对郑芝龙,可以说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骂一骂郑芝龙,可是骂又骂不死,而且骂郑芝龙也是有风险的。
前不久,户部尚书何楷,因为大骂郑芝龙,便被郑芝龙派人割去一支耳朵,险些被郑芝龙杀死。
隆武帝见此脸上尽是无奈之色,忙抬手道:“卿等不必如此,都起来说话。”
等大臣们起来,隆武帝悲愤叹息道:“朕登临大宝,曾立振兴大明之誓,欲消除党争,用舍公明,欲减民疾苦,严惩贪腐,欲开海通商,开源济困,欲大起六师,收复金陵。然而,朕心中之策,皆因郑氏掣肘,难以执行。若长此下去,振兴之日,恐无期矣!”
隆武帝说着,眼中不禁含泪。
杨文骢心中亦感到悲愤,不过还是出来劝慰道:“陛下当初自南京入福建,身边不过臣等十余人,手中无钱无兵,而今陛下能使朝廷勉强立足,实在已经不易。眼下陛下切莫气馁,如今朝中聚集忠义之士不在少数,朝外又有太子、平虏候、堵抚军、何督院、万督院力战清兵,只要陛下矢志不渝,中兴必可期。”
其余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