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不速之客(1/2)
潞州军过了黄河,留下陆平率领四千人守卫河津防守之后,大部并没有停留,继续向着潞州府而去。
一路穿府过县,到达潞州府长治之时,已经是七月底。
各路消息不断传来,建奴又一次自古北口,喜峰口破口而入,遵化,蓟镇,玉田在十数日内相继沦陷。
这次建奴入寇声势浩大,奉命大将军多尔衮、阿济格率领正白旗,镶白旗及镶蓝旗及蒙古上三旗为右翼兵自古北口破关而入,岳托、豪格率镶黄旗,正蓝旗,镶红旗及汉八旗上三旗为左翼,于喜峰口毁关而入。
两翼大军相合超十万众,其中甲兵过半,完全可以称的上是兵强马壮,历次入寇所不及。
保安州,延庆府,昌平府连续被右翼兵攻城,城中财富子女尽被掳掠一空,千里为之一空。
及至八月初,多尔衮所率右翼兵与岳托、豪格汇师于大明京城之下,耀武扬威之后,又一南一西向着京畿腹地扫荡而去。
房县,涿州,固安,新城陆续告破,多尔衮右翼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如一把尖刀插入豆腐之中一般,大半个月,便将顺天府打的千疮百孔!
左翼兵在岳托的指挥下,也是进军无比的顺利,连破三河,香河,武清,静海,直插入河间府。
河间府百多年未经刀枪,更是不堪一击,兴济,沧州,南皮诸城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几乎都被一鼓而破。
再向南时,更是一马平川,沿途各县无不望风景降,一时之间大明京畿几乎插满了满清龙旗,似乎已经改朝换代了一般。
左翼兵再向南后,便一分为二,岳托率兵南东挺进,拿下吴桥,宁津二城,勒马京畿与山东边界处,虎视眈眈山东。
豪格则率镶黄旗,正蓝旗向西扫荡而过,不放过一城一县,展开地毯式的掠夺。
大清铁骑在前方奔驰,后方则是一处处冒着浓烟的城市与村镇,道路与村落城市中,处处都是累累的尸首,完全就是一片世界末日景象。
相比于左翼军进展无比的顺利,南下进入保定府的多尔衮却是遇到了小小的麻烦。
在进攻小城高阳之时,遇到了大明帝师孙承宗。
在孙承宗的感召之下,高阳城自发组织了义勇抵抗清兵入寇。
连续数日,在孙承宗全家为榜样登城死战的鼓无可奈何。
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如何顽强的抵抗都是没有希望的,更加不会有奇迹的出现。
在连续打退清军数次进攻之后,在多尔衮大发雷霆斩了数个拖延不前的家伙之后,抢劫的已经盆满钵满的八旗只能奋起余勇,拿出真实的本领冲上了城头。
在百战余生的八旗兵面前,只靠一腔血勇,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乡勇们,在没有城墙的保护后,完全就不是这些屠夫的对手,往往十数八旗兵就能将百多义勇兵杀的崩溃逃散。
随着城头上攀登而来的清兵越来越多,高阳城不可避免的坠入了地狱之中。
伤亡不小,更因为被逼着登城的愤怒,高阳城也顺理成章被清军进行了屠城。
不过满清虽然野蛮,但却与大明一样,十分的遵守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那便是优待读书人。
在全军军民被不断屠杀之中,多尔衮也展开了对孙承宗的招降工作。
不过作为五朝元老,年迈古稀的孙承宗显然已经看透了生死,果断的选择了拒绝,只求可以体面一死。
对于这个要求,眼见无法挽回的多尔衮大度的表示了同意,直接赐下了三尺白绫,给予孙承宗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耽误了数日,但大局方面清军却依旧完全处于绝对优势。
但接下来,分兵掳掠的多尔衮如同踩了臭狗屎,运气一下子降了下来。
再向南推进之时,却是连续碰到殊死抵抗之辈,获鹿县是其中最悲壮的一个,县事吕之萌在县令弃城而逃之后,却没有跟随其后,而是联络城中县绅魏天贵,赵民征,谢昌绪等人决意与城偕亡。
千总刘邦祚、王振基,宗族子弟吕汉等率兵与义勇同心拒守,清兵连攻八日不克,气的多尔衮连斩数位作战不力的满汉牛录额真,最后在独立无援之后才告失守。
若是只有这两城难以搞定,多尔衮大概也最多心烦一下,但再向南时,却是城城都有抵抗,这就让他暴跳如雷了。
虽然每城的抵抗都比不上获鹿、高阳,但抵抗就是抵抗,每城必攻之下,也是令他向南推进的速度大为减缓。
尤其是保定府城清苑,更是令多尔衮都险些崩掉了大牙,近万满汉八旗围攻近十日,队了累累尸骨外,却是一无所获。
当好不容易进入真定府后,更是处处碰壁,更是破天荒的开始遇到敢于在清军攻城之时前来救援的明军。
更可气的是,这些明军还显然不是软柿子,虽然比起战力还与清军差不少,但是那股子决死之气,还是令人望而生畏。
这支军队多尔衮没费多少工夫,便从俘虏口中得知是何方神圣。
这些全是天雄军在地方上的驻守军队,人数大概在三千左右,至于天雄军主力,此时却是被崇祯皇帝召集到了京城附近。
对于卢象升,多尔衮并不陌生,甚至说十分熟悉。因为此人是皇太极交代过,必须全力拿下的几个大明将帅之一。
不过眼下却没有这个机会,因为卢象升如今并不在真定府,他正在老家为亡父丁忧。
多尔衮不知道的是,在他与岳托两人在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