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袁术心思(二)(1/2)
袁术就想,虽然暂时自己可能弄不过袁绍,但自己是正出嫡子啊。虽然袁绍被过继给了伯父以嗣香火,可在世人眼中,袁绍仍然是那个庶子啊。
只要自己抢先再一次占了名份,将来争夺下的时候,还怕下士人不归心于己?想到这里,袁术想要登基称帝的心思就更加迫切起来。
于是就召集群臣,商讨起来。袁术道:“吾闻李、曹两家相争,子蒙尘,不知所踪。诚可叹也。然下不可一日无主。刘氏得享下数百年,至今日气运衰竭,宗室羸弱。不足立也。有谶言曰代汉者当涂高,吾名字与之相应,且吾袁氏出自于陈,乃上古圣王舜帝之后,舜乃土德,色黄;汉为火德,色赤;以黄代赤,正应五德轮转。吾欲取汉而代之,施德政于下,挽黎民于水火。诸卿以为可乎?”
众人一听,心中就不禁惊呆了。这事他们完全没想过啊。主公这胆子也太大了吧,竟然想一步登想要称帝?你不吭声当个割地称霸的诸侯,下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你现在要是敢朝那个位置踏出一步,这下的反应,主公你可曾想到了?
刘汉气运虽衰,但汉家有德于下数百年,人心仍然思汉,气运还没有衰到谷底啊。下的志士仁人仍然有那么多,你突然要取汉而代之,这不是拉仇恨么?下所有诸侯,不得把你都给恨上了啊。主公,这出头鸟当不得啊!
只是大家都知道袁术的脾气算不得好。而且这么重大的事情,要是自己跳出来反对,扫了袁术的兴,那岂不是要被袁术给恨上了?于是便纷纷埋头做起了鸵鸟来。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沉默不言。
袁术拿眼睛在下面扫来扫去,心想要是你们都不吭声,我就当你们都同意了啊。就在这时,主簿阎象就站了出来,犯颜直谏道:“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当年周文王三分下有其二,仍然臣服殷商。现在你袁家势头是不错,很昌盛,可比得过周朝吗?汉朝现在虽然衰败,但有纣王那么残暴无行吗?
袁术听了,就很不高兴了。只是他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阎象的没错啊。只是这个比喻,能这样比的吗?袁术脸就阴沉了下来,拂袖而去。
事后,诸臣便寻了阎象,叹道:“何必如此,徒惹主公不快。”
阎象眼睛一翻:“身为臣下,不直谏主公,岂是为臣之道?若尔等,皆庸人也。主公若犯下大错,便是尔辈纵容所至!”
诸人听了,顿时半点同情心都没有了。心想这阎象,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何必理他?
袁术被阎象所阻,越想越气。又想,还是人心不齐啊。既然这样,我就多招延名士,为自己更助声威,以服下之人。恰逢名士张范避难扬州,袁术心中一转,就唤了人来,使其多备礼物,往见张范而辟之。
张范,汉初三杰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这种身世,论起来完全不比袁氏差。只是张范性子恬淡,不爱名利,只好读书为乐。所以也一直没有出仕。当初太傅袁隗,也就是袁绍袁术的亲叔叔,满门被董卓给杀聊那位。曾经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范,张范都推辞掉了。生怕别人以为他是要攀附袁氏。
后来下诸侯反董,张范之弟张承想要起兵响应关东军,却被三弟张昭所阻,觉得现在仓促起兵,打不过董卓,且董卓残暴无行,不能秉持正义,绝对不能持久。不如弃官而去,选择一方隐居,以待将来。于是三兄弟一起逃离了长安,远远避到帘时还是一片乐土的扬州来了。
这次袁术派人来请张范,张范自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觉得袁术这是自己挖坑埋自己,这么大个坑,自己是傻了才往里面跳,于是便称病不往。又碍于两家的交情,于是就派了二弟张承去见袁术,向他表示感谢。
袁术没见到张范,也不以为意,心想只要你张家来人了就好。于是就设宴款待张承,席间就问张承道:“过去周王室衰颓,于是便有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强秦政治失败,遂有大汉接替,借其势而兴起。现在我土地广阔、士民众多,想要求取齐桓公那样的福分,追随汉高祖的足迹,足下觉得怎么样?”
张承是什么人?当年看到董卓胡来,都想直接起兵反对董卓的人。这么样的一个人,眼里那是最看不得乱臣贼子,听闻袁术这么一,就知道袁术心里已经不再是忠于汉朝了,于是便冷笑一声,半点面子也不给的道:“张承:“要行此事,在德不在强。用恩德来顺应下百姓之所望,即使独自一人而欲成王霸之业,也不困难。如果是想谋朝篡位,违背时而动,便会为下众人所抛弃,谁也不能使他兴盛起来!”
袁术听了,更是不悦,暗道留侯好大的名声,到了这一代,却是完全不知道顺势而为了。何尝有一点当年留侯追随汉高祖的风采魅力?若张氏随我开创大业,未来史上,岂不是又是一段佳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袁术刚被张承言语讽刺,张承前脚刚走,后脚孙策的信又送了过来。袁术打开一看,心情顿时大坏。
只见孙策在信中:“商汤讨伐夏桀时有言:‘有夏多罪’,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言:‘殷有重罚’,商汤与周武,虽然有圣德,但若当时夏桀、殷纣没有失道的过失,也无理由逼迫他们而夺取下。如今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