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东岭镇(1/2)
纪浩一行人这一路上除了遇到几波往府城逃难的流民之外,倒是并未听到倭寇的风声。
看来倭寇被登州卫官兵追击,虽然四处流窜,但是还是轻易不敢来官道上的。
纪浩和陈典史一行人到达东岭镇时,已经时过中午。
众人查勘过后,发现镇上虽然是一番被刚刚洗劫抢掠过的破败景象,但是并未如想象中的那样,出现一片尸山血海的惨状。
这倒是令众人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陈典史派衙役去喊过镇上的曹里正来,询问一番之后得知:原来昨日倭寇来抢掠时,镇上的百姓和商家早就提前得到了消息。是以倭寇来洗劫时,镇上的人能躲的都躲了,能藏的就藏了,特别是女人和孩子。
这些倭寇虽然凶残无比,杀人成性,但是他们却是主要来抢掠财物的。而且他们也怕被官兵追上围住,是以来到镇上主要是以快速洗劫抢掠为主,并未去无谓的大开杀戒,毕竟杀人也是要耽误很多功夫的。
当然,也有些倒霉的人和不知道消息的人,被倭寇洗劫是顺手砍倒了。
不过倭寇虽然不以杀人为主要目的,但其破坏性却一点也不小。
这东岭镇的人虽然大都了,但是毕竟东西大都带不走。
这些倭寇在抢掠洗劫时,基本上把他们见到的值钱东西,能带走的全部都带走了。还有一些手贱的倭寇,顺手将没带走的东西砸烂,或是随手放火烧掉。
整个东岭镇上,被倭寇洗劫的一片狼藉,损失也是很巨大的。
至于具体的被害的人数和损失情况,曹里正说已经派人去查勘统计了,估计很快便能出来详情。
陈典史和纪浩听完曹里正的汇报,心下稍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是带着深深的担忧。
之所稍微松了一口气,自然是因为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伤亡。
而担忧的,则是今年登州本就逢上大旱,如今再遭了倭患,怕是百姓们生计更加艰难,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生计难以维持的流民。
听曹里正说,这次倭寇规模,在近三十多年来算是比较大的了。以往虽然登州地区时常有倭寇来袭扰,但是大都只是在海岸附近抢掠百姓财物,很少深入各县腹地抢劫。
他印象中,上次倭寇大规模袭扰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的正德十年了。
正德十年那次,据说来袭倭寇“倭舟至以千计”。他们到处抢掠侵袭登州沿海地区,以及沙门岛及大竹、龟矶诸岛。据说当时沙门岛的大火的都能映彻到府城,声势很是骇人,以致府城戒严多日。
陈典史、曹里正和纪浩三人一起商量了一下,都觉得眼前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先确保百姓们吃上饭。不然人一挨饿,很容易干出许多铤而走险的事情。
至于别的,倒不是那么急迫。如今是春夏之交,也不用担心冻寒。
这些倭寇在东岭镇是见什么抢什么,很多百姓人家的粮食都被抢走了。
纪浩对此倒是很奇怪,也不知道这些倭寇抢这么多粮食,是怎样带着这些粮食四处流窜的?!
如今本来就是春荒之季,去年的秋粮吃到如今,本就剩不了多少了。如今再被倭寇洗劫一番,断粮的百姓之家肯定不少。
因此让百姓们吃上饭,便成了当务之急。
当下陈典史先是分派一部分民壮维持镇上秩序,一部分帮镇上的百姓疏通道路,修理房屋等。
而自己则亲自带人,由曹里正陪同,去找镇上的大户,请他们出一部分粮食。无论如何,也要先弄起施粥点,先保证百姓们别饿急了眼。
一般大户都有专门的粮仓或是地窖存粮,而且往往不止一处存粮,他们的粮食应该肯定有没被倭寇搜刮走得。
这种特殊时期,就算那些大户人家不出粮,也得让他们出。大不了许诺他们些利益和好处,那也得先把粮食弄出来。
陈典史这人虽然也是文人出身,但是身上自带一股痞气,对付这些大户倒是正好对口,毕竟白白往外拿粮食,谁都不会那么痛快。
若是那种文质彬彬的官员,碰到不想出粮的大户,还真是有些狗咬刺猬,无处下嘴。
陈典史走了一圈,软硬兼施,总算弄来几十石的粮食。
当然,作为相应的回报,他承诺事后不但会请县衙给这些出粮的人家下发“积善人家”的牌匾,还会给他们向县衙申请一些减税的好处。
安排一些衙役把施粥的摊子支起来之后,陈典史和纪浩这才松了一口气。
随即陈典史又跟纪浩商量,觉得应该派人去各处村子,查看一下倭寇的被袭扰情况。毕竟那些倭寇正四处流窜,也不知道被卫里的官兵追上没有,估计周边的村庄的也没少被抢掠。
纪浩觉得也应该去查看一下,毕竟冯知县安排的就是让他们查勘整个东岭镇的情况,自然也包括各处村子。
于是陈典史当下分出一半民壮,分成几路,让曹里正派出几个熟悉周边村庄的帮闲带领,去周边的村庄查看一下情况。
这几路中分头去各村查看情况的,有一路是纪浩带领着的。他的老家在东岭镇南边的纪家庄,于情于理都要去看看。
陈典史特意给他分派了十几个比较彪悍的民壮,让他们一路上听纪浩指挥。
纪浩让曹里正给他派了一个帮闲。
曹里正听说纪浩这个在东岭镇生活了十几年的人,竟然对东岭镇各处村子一无所知,不由的一脸奇怪。
纪浩看着曹里正一脸奇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