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4)
那样阴险歹毒的抹了剧*毒的利*箭行刺于他,还险些伤了他宠爱的女人,此事着实令康熙大失颜面。康熙此次南巡虽然天下皆知,但一路上自有八旗精锐将士随行护卫。在康熙的御驾前有精锐骑兵开道,御驾途经之处皆有禁军护卫把守,虽然康熙下旨不许当地官员以接驾的名义扰民,不允许为了接驾而驱赶百姓,但一路上也未曾出过任何意外,连拦圣驾告御状的人都没有,更不曾遇到什么刺客或是反*贼。
今日康熙带蜜菀微服出游也是临时起意,又只带了图海、梁九功以及十余位御前侍卫随侍,所用的又是普通的马车,除了康熙身边几位亲信知道此事,其余众人根本对此事一无所知。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偏偏闹出了行刺的大事,用的还是那样特意抹了剧*毒的利*箭。
这究竟只是一个意外,还是有人故意泄露了皇上的行踪,因此才给了刺客可乘之机?此事莫说康熙心中疑惑,就连知道此事原委经过的图海和梁九功都觉得心惊不已。
书房中,图海跪在地上,先向康熙磕头请罪,而后又恳切的向康熙禀报道:
“启禀皇上,奴才刚才已经逐一仔细的查问过随行的御前侍卫,他们接到随驾出行的旨意之后,便立即换了行服跟随皇上微服出巡了,在此期间,他们并未将皇上的行踪私自泄露给任何人知晓!”
梁九功也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向康熙禀告道:
“启禀皇上,奴才刚才也将此次南巡常在御前伺候的宫女和太监仔仔细细的查问了一遍,除了奴才和素心以外,便只有小顺子和小东子跟着奴才一起伺候皇上更衣,另外还有几个御前伺候的宫女和太监也看见皇上带着密小主乘着马车出了门儿。”
“可是,这几个奴才只知道皇上换了行服带着密小主一起微服出游,至于皇上欲带密小主前往何处,这些奴才都是一概不知的。而在皇上带着密小主离开之后,这几个奴才都在院子里各司其职,忙着做自己手里的差事。他们至少也是两个人待在一处的,并没有违反宫规一个人落单的时候。他们既不曾出过院子,也不曾见过其他人,并没有将皇上带着密小主微服出巡的事情对任何人提起。”
康熙也知道这些被他留在御前当差的侍卫和宫人,早就已经被他命人详详细细的调查过祖宗十八代,这些人俱都是家世清白、背景干净之人。
而此次南巡被他带在身边的御前侍卫更是对他忠心耿耿、可拼死护主的勇士;而被他带在身边的几位宫人也都在御前当差多年,皆十分清楚他的脾气,更知道在御前当差的禁忌。
康熙量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窥伺帝踪,或是随意将他的行踪泄露出去。除非这些人是不想要自己和他们九族的脑袋了!
康熙心里琢磨的是这些欲以毒*箭行刺他的刺客究竟是否知道他就是大清的皇帝?还是将他当成了其他什么人,因为其他缘由而决定对他下手?
康熙最担心的便是这些刺客曾经见过他的画像,甚至见过他本人,因此在街市上认出他的身份之后,便在他带着蜜菀在鸿宾楼用膳之时查明了他们所在雅间的位置,而后又在周围埋伏,趁着蜜菀刚刚推开窗户的那一刻,便向着他射出了毒*箭。
从这支箭*射出的准头和力道,康熙可以断定射*箭之人必定是一位常年习武之人。只是不知刺客的身份究竟是鳌拜的余党,还是三番的余孽,抑或是拥护朱三太子意图反清复明的乱*党?无论刺客的身份是哪一种,都足够令康熙头疼的了。
康熙不想将此事闹大,白费了他不久前才刚刚拜谒过明孝陵并且亲诣孔庙参谒所费的心思,因此,康熙只命图海带着几队御前侍卫暗中查访此事,寻查刺客的下落。
图海带着御前侍卫查了大半天,只在距离鸿宾楼不远处的一栋废弃的民宅里找到了另外几支毒*箭,以及几把刻有大明锦衣卫校尉字样的兵刃,只可惜刺客却早已离去,未能查到其行踪去向。
图海将搜查到的东西带回来呈给康熙御览,康熙看了兵器上的字样却冷笑道:
“早在二十多年前,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不久之后朱由榔也在云南昆明被吴三桂绞死了。如今又哪里来的大明锦衣卫?可真是荒唐至极!”
图海拧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皇上,会不会此番又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意图谋*反?”
听图海提及朱三太子此人,康熙也觉得头疼不已。
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拥立大明皇室后裔,起*兵谋*反对抗朝廷,一直是许多野心家为了谋取私利所常用的一种手段。而在康熙登基为帝之后,大清国内所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便有数起之多。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便要数杨起隆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起事一案。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正在云南起兵叛乱,杨起隆竟朝廷忙于平定三番叛乱之机,在北京率众起义。失败之后,杨起隆便在亲信的护卫下逃脱了。此后,康熙曾经命人多次搜捕、缉拿杨起隆,皆一无所获。
康熙十六年,福建永春县人蔡寅又自称是“朱三太子”,凭借巫术蛊惑百姓,又与台湾的郑经暗中勾结,带兵数万攻打漳州;同年六月,河南柘城也有人自称是大明“朱三太子”,并率众反清。
康熙十八年,陕西汉中、兴安一带又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反清,后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