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匈奴王(1/2)
四月中旬,右北平郡,郡府平刚城(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城外,燕军大营。
奉太子姬康之命,视察右北平郡的监督院院长姬茂,在第三军军长胡归良,副将兼政委马顺达,以及众多燕军将领的陪同下,走进了第三军的中军大帐。
众人进入到中军大帐后,老总管姬茂从怀中掏出诏令,对胡归良、马顺达等众将高声喊道:“太子有诏,众将听令。”
胡归良与马顺达等燕军众将领,一起单膝跪地,齐声道:“末将听令。”
姬茂展开诏令,高声念道:
“……命胡归良、马顺达率第三军所部,务必于五月十日前进驻到武阳郡。赐令。”
胡归良、马顺达等众将一起又道:“遵太子令。”
秦王嬴稷与秦相范雎两人一点都没猜错。
中原各国对于周天子的诏令,都是阳奉阴违。各国君王根本没把周天子的天子胙当回事,基本上就没有那个国家愿意出兵,帮助周天子去攻打“暴秦”的。
怕人诟病的国家,还做做样子。
譬如说,燕国派人给周天子送上了少许的粮食,物资等,又派兵进驻到武阳郡;齐国派十万大军,进驻到齐、魏的边境。
但也有国家则趁周天子此番下诏,开始实现自己的野心。
楚国大军十万,奉天子胙北上,向鲁国开始进发。
魏国则与韩国打的不可开交,在韩国北部重镇管城(今河南郑州市管城区)激战。四月末,魏军占领了管城,止住了大军的脚步。
因为齐国派大军已到了齐魏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边境,魏王在此刻,不敢再与韩国过多的纠缠了。这时候天下的各诸侯,没谁会相信对方的,谁知道齐国会不会趁机发兵攻魏呢?
王龁与张唐率领的秦军,已攻入到赵国的南部边境。与赵国大将乐乘、庆舍在平阳(今河北磁县一带)附近对峙。
就在中原各国战成一锅粥之际,在上谷郡最北部的造阳县(今河北赤城县独石口以北)一处关卡之处,一支匈奴的商队正载着自己的货物,排队等候检查,准备返回匈奴。
在这支商队的一辆载满货物的车上,一个二十岁左右年青的匈奴男子,正手奉着一本用纸张印刷的书籍,看得津津有味。
这个领队,来到这个年青男子的面前,躬身对这个年轻的男子低声道:“头曼王子,马上就轮到检查我们商队了,王子小心点。”
这个年青的男子抬头看了下领队,笑着低声道:
“陀罗同,我不是给你们说过多次了么,不要紧张,在燕国的两三个月,我们不是都没事么。我们商队是经过匈奴与燕国批准的正经商队,不会暴露的。”
“如果不是王庭派人来传话,说父王病危,让我回去,我还准备在燕国待上几个月呢!”
这个被称为陀罗同的匈奴中年男子,一听此话,着急地对这个年青男子道:
“头曼王子,这可不行呀!王庭已经派人传话,言老单于已经病危,让你急速回去接我匈奴王位,我们在燕国不能再耽搁了。”
“王子,这是燕国北部最后的一道关卡了。过了这道关卡,我们就可以回到我们匈奴的地界了。”
头曼放下手中的书籍,对陀罗同道:
“好了,陀罗同,我知道了,你去嘱咐下大家小心点。”
很快,这支商队就到了燕国的这处关卡处。
这处关卡这处的燕军士兵,检查了下这支商队所载的货物,发现没有违禁的东西——尤其是青铜、铁器等。挥挥了手,就放行了这支商队。
过了这处关卡后,又行进了一段路程,肉眼再看不到关卡之处的燕军了。
这个时候,西边的太阳已经快落下山去了。出了长城后,这里开发的程度就不大了,道路左右丛林茂盛,遮挡了阳光。
商队领队陀罗同来到头曼的身前,对头曼道:“王子,天色就要黑了。前面的山脚下有条小溪,我们是不是在前面的山脚下停留一晚上,待明日再走。”
头曼没有说话,从货车上跳下,骑在了一匹马上。
回头向燕国的地界眺望着,看着远处那道蜿蜒的长城。
对商队的领队,也是自己的护卫统领陀罗同道:
“陀罗同,这一条中原人筑起的长城,宛如一道镶嵌着花边的篱笆,把我们草原与中原的土地分开。中原人企图用这道城墙,来阻挡我草原的铁骑南下。”
“这条的阳间与阴间一样。在这道长城的南方,是燕、赵、秦等中原国家河流纵横的土地,绵延的村落,繁华的城邑。”
“而在这道长城的北方,则是我匈奴与东胡等国无尽的草原,来去如风的骑兵,以及我们这些被中原人称为披发左衽的野蛮之人了。”
陀罗同出了燕国的边界后,此时也彻底放松下来,对王子头曼道:“头曼王子,我们匈奴人是狼的后代。我们不需要像中原人一样,有固定的住所,马背就是我们匈奴人的家。”
“我们匈奴人的马走到那里,我们匈奴的版图扩展到那里!头曼王子,你马上就要成为我们匈奴的单于了,我们单于的胸怀,就要像长生天一样广大。”
“头曼王子,当你成为我匈奴的单于后,如果你想要这南部的中原之地。陀罗同愿意为单于你坐下的头狼,率我匈奴大军,夺取这中原大地。”
头曼大笑,对陀罗同道:“陀罗同,这南部的中原之地,早晚必为我匈奴所有,但不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