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修习功法(1/2)
岁末江南,如果没有碰到雨雪天气,一到夜间来,就会看到白霜。从树梢屋檐,一直延伸到地面,这就是为霜降时节。这时节的天空,星辰稀疏,只有z的明月,越发清冷。
秦立站在钱湖湾的一个小山坳中,四周的渣土堆已经消失了大半,空出z数十亩的空地。
他身上的羽绒衣并不足以抵御夜晚的寒冷,可他身体站立如松,恍若未觉。旁边枯黄的霜草地上,放着他新买的智能手机,上面大大的屏幕清晰的显示22:48。他瞟了一眼时间,又转头看看四下。四周无人,一片寂静。
秦立伸手从衣服口袋里,取出几张白纸,上面是他复印的真经。
自从领悟了灵根吸纳五行的方法,秦立还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去修行,哪怕看了不少道藏中记载的内家功法,也没动过尝试的念头。直到得了真经,尤其是听到抚云的话以后,他才被启发,醒悟过来。
既然华夏古老传承的功法,是针对特殊的人,才有奇异的效果。而他已经融合了灵根,那么他按照古代修士的方法修行,说不定也会加速灵根增长。
最起码,可以把灵根被动的本能吸收能量,转化为主动的积极吸收。如果成功的话,秦立也不用每次都看着灵根吸收,自己只能袖手旁观。
经文中用了不少道家术语来阐述,费了秦立不少脑力,总算他古文基础不错,前一阵又读了不少道经,这才能顺利的读通。最重要的是,这本经文保存完好,字句没有缺漏。
“i月之yin阳,有紫气,有滴流。紫气者,炎i而发也,滴流者,纯月而聚也。非紫气无以立阳之功,非滴流无以见yin之用。故真火有二也,i月二也。上下各有其位,左右各循其途,两者相为对待依附而不可离也。”
秦立无声的诵读,这些句子,他已经完全背下了,所以读了几句,就把白纸放下,闭上眼睛。经文从他脑中流过。
“i为离阳而实阳之主,月为坎yin而实yin之源,故坎中之阳必升,则yin随阳发,十土由兹而癖,八木由兹而茂,而两丁之阳乃光焰烛天矣。离中之yin必降,则阳随yin敛,五土由是而阖,九金由是而凝,而壬癸之yin乃滔滔不竭矣。”
整篇真经已经被他揣摩的纯熟,整篇经文分为三部分,上面是总纲,谈论真火的xing质。中篇是一篇具体修炼的呼吸法门,这种把实际修行方法,夹杂在理论论述中的情况,可以在不少道经甚至佛经中看到。经文的最后,是讨论如何把体内凝聚的真火释放出去,看那段“焚山煮海”的描述,秦立差点以为是在,实在过于玄幻。
放下最后一端不谈,秦立现在是打算试一试,中间那段呼吸法。按照经文,这种法门可以帮助修行的人,采集i月jing华凝练真火。其实像太极拳罗汉功之类的拳经中,也会谈到,在每i清晨对着朝阳呼吸。不过采集到i月jing华后,却都少了凝练的法门。
月上中天,江边的土丘上,除了风吹过的声音,一片寂静。秦立又在脑中,把修行的步骤,默想了一边,觉得没什么问题。
这一篇真经伪托圣人立言,里面的法门,倒也是光明宏大,气度煌煌,没有繁复纠结的地方。讲述的也很清楚,个别地方还有额外的解释说明。秦立读过以后,有一种读入门教材的感觉。
秦立睁开眼,看看时间已经接近23点了。现代人,误以为子夜就是晚上24点,其实不是,中国古代计时中,子夜时分,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两个小时。
第一次修行,秦立很谨慎,为了保持身体不乱动,他都没敢站立。从空间中,秦立取出一条棉布垫子铺在地上,自己盘腿端坐在布垫中间,又把手机关上免得干扰。
镜面门和地面保持水平,漂浮在他的前方2米的地方。镜面门的大小依然保持着1.7米,也就是先秦时期的一丈大小。
子时已到,空间内的灵根有了动静,红叶和根须开始无风自动。一道光明焕焕的月光渐渐汇聚起来,灌注到镜面门内。门的另一边,灵根全力的吸纳月光中的jing华。红叶上的火苗,原本已经有些不稳,暴躁晃动,这时碰到灌注进来的月华,火苗晃动的幅度渐渐平稳。
秦立一直注意着观察,看到这番变化,就知道真经中,把真火分为yin阳的说法,确实有道理。孤yin不长孤阳不久,确实如此。这让他对后面的修行功法信心大增。
看看月光已经越来越凝聚,如同一道光柱,贯彻天地。秦立原本也是担心,这种景象会惹来麻烦。不过这次,他早已横下心来。反正这道光柱的亮度有限,只在附近才能看的真实,而霜月的江边,有谁会无聊的,半夜在这荒野闲逛。
等月光柱凝聚到极限,秦立知道自己不应该犹豫了。他不再理会镜面门中的灵根。自己开始照着经文传授的法门,先定住心头,抛开所有杂念,让呼吸渐渐平和。
秦立在书中读过,那些古代修士的经验,知道道家修行,讲究的是顺心自然,但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悟”和“想”。他放松心情,一呼一吸,节奏渐渐变得悠长。
约莫等了10分钟,秦立的呼吸已经调节好了,他开始想象着,从月光中吸入月华,再慢慢游走全身经络,然后存储在肾脏的位置。那里是人身体中,存储yin属xing能量的地方。真火中的yin火就盘踞在那里,和位于心脏的阳火相互呼应。
这一套流程,他早就在心中模拟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