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0年前的富豪是啥水平(2/3)
有多到“骇人听闻”的程度。“帝都”当时的地皮价格,尤其是泥瓦房的价格,确实很便宜。
“过强”在“帝都”大肆收购旧屋,都是在“建国”以前完成的交易。
虽然没有像大文豪“鲁树人”那样,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购置了“帝都”的四合院。但细细算起“过强”在帝都疯狂“圈地”的年代,其实也没比“鲁树人”购买四合院,晚上多少时间。
大文豪“鲁树人”,曾在“帝都”购买过两次“四合院”。
第一次购买的“四合院”挺大的,花费了3300元。为了筹这笔购房款,大文豪甚至得把他在沿海一带的老祖屋卖掉了,筹款,这才凑够了购房款。
当时的普通人士,一个月工资也就10几块钱。比如,“开国伟人”当时就在“帝都大学”的图书馆当过管理员,一个月也就领10几块钱的月薪。
而“鲁树人”后来在高校专职当教授,算是高薪一族,月薪达到300多块。因此,他有能耐购买大户型的“四合院”。
他购置的第一座“四合院”位于八道湾,面积确实挺大。够他兄弟三人,连同老婆孩子的三个家庭,一块儿居住。还有佣人及老母亲也一块住。
这样一个大家族的人口,合计也有十几二十口之多,那“八道湾四合院”,也能轻松的容纳下他们。
后来“鲁树人”很不满意二弟媳“管家”,大手大脚花钱。鲁树人每个月的薪水,和他二弟每月收入,都交由二弟媳来开支。
每月足有好几百块钱,在当时算是巨款。居然还“入不敷出”,要举债来过日子。
比如,生点小病,也要请外国的医生上门来看病。不够钱,就打电话声称得了“急病”,家里等钱急用,叫鲁树人跟他的“同事”借。鲁树人以为真有急病,就借了钱,雇了辆人力车,向长官请了假赶回家。却亲眼目睹二弟媳预先付清了钱,叫了辆小汽车,把外国的医生恭恭敬敬送走。而所谓的家里人急病,其实只是二弟媳的大儿子得了点发热小感冒而已。
鲁树人当时就感叹:自己用人力车拉回来的钱,怎么敌得过她用小汽车运走呢?
鲁树人因为不愿再让二弟媳来负责一家人的“开支”,由此生隙,最终跟二弟媳反目成仇。二弟媳就在她老公,也就是鲁树人的二弟那儿,造谣言,指控鲁树人偷看她洗.澡。
因此一事,鲁树人跟他二弟失合,乃至决裂,最终闹到了要搬出了“八道湾四合院”。
老母亲觉得大儿子有理,就站到了他的一边。也搬去跟大儿“鲁树人”一块租房住。
但老母亲住不惯租来的房子啊。鲁树人是个孝子,就跟朋友借了800块钱,又购买了一座小些的“四合院”。还另外筹款,重新把“四合院”新家装修一新,这才好入住。
“过强”也是活过了鲁树人那个时代的。
“过强”发迹时间不早不晚,在“帝都”购置“后海四合院”,也只比鲁树人的第二次购置“四合院”,晚上几个年头而已。
“过强”以吕一凡的名义,陆续花了几年时间,购置了30亩地,那又更晚上几个年头。
总之,一共在“帝都”买下了35亩左右的地产,算一笔总账,其实也只花费“过强”不到两万块钱。
这两万块钱,在那个时代,当然算是一笔超级巨款。
2万块,是那个年代,普通工薪阶级打一辈子工,也积蓄不到的巨款。
比如上面提到的“开国伟人”,如果他一直就领“图书馆”那12块钱的月薪,一年不吃不喝存个144块。10年可以存1440块……2万块就需要存100多年啊。
当然,物价及人的收入,不可能几十年都一成不变。
这只不过说明,2万,在当时确实是巨款,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万不止。
而“开国伟人”也确实不可能一辈子窝在一个校办的“图书馆”当管理员。他后来参加革命确实没积蓄有什么钱财,但他后来成长起来后,拥有的“筹款”能力,也不是普通人能及。
比如后来有一次,“开国伟人”所在的党,决定要送一批同志到欧.洲去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但路费啊学费啊,都需要钱。没钱咋办?开国伟人就向相熟的章士钊借了2万多。
这借来的2万多块钱用在了公事,但“开国伟人”后来却是用自己的稿费,逐月偿还给了章士钊——这在当时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因此,有能耐者,在那个时代能筹到2万块巨款,并不算如何不可思议之举。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那个时代的2万块钱,属于打死也不可能筹到的一笔“天文数字”。
尽管“过强”经营婚姻屡屡失败,但他赚钱的能耐,确实挺不赖。他当时就赚了几万块钱。
“过强”当然没有“开国伟人”的博大情怀,筹到巨款也一心“为国为民”。
“过强”有了钱,只会为自己打算。在短短数年之间,过强不仅购置了35亩地,还不断砸钱,收购了各种各样的值钱物品。
“过强”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乱.世”,侥幸活过来的人。因此,他除了拥有不在少数的“固定资产”之外,还有着和平年代的人们颇难理解的“忧患意识”。
他努力的挣下了诺大的家产,却又暗暗建造了两个“地下室”,并将自己的秘密财富都藏之于其中。这样的操.作,旁人知道的话,肯定非常奇怪他半世辛辛苦苦积攒财富,所为何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