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天路(1/2)
路上遇到的人很多,无意中同行,又无意中失散,越来越多的陌生人,但每走一段路后,人又变得越来越少,又一段路后,又遇到新的陌生人。
就这样,新的陌生人换旧的陌生人。
好在他们在一些尚未完全消失的城镇里找到一些当地百姓无法全部带走的食物。
虽然他们也不能全部带走,毕竟马车早就不能行了,他们都是靠着两条腿走路,靠着肩膀背包袱的,能带走的东西也很有限,也只能一路走一路找。
好在老天并无绝人之路的意思,路上野菜野果的长势似乎比往年都要更好。
而李婶子又有一手很不错的厨房手艺,即便在野外,白日要赶路,没有多余的时间,但是只要在傍晚他们找到一处可以歇宿的地方,李婶子就会尽力做出可口的饭菜。
哪怕只有肉干和野菜,滋味也不差。
更何况,遇到江河湖之类的水地,刘墨他们还会捉鱼捉泥鳅捉虾,所以这一路上虽然辛苦,但是吃的还挺不错的。
这日,他们到了千里城,千里城在大宁,绝对算得上很大的一座城池了,也是大宁最靠北的城池,千里城再往北,是千庭山,千庭山延绵千里,横跨大宁和邻邦图弄。
大宁和图弄的东北就是茕海。
千庭山整条山脉呈一种类似弯弓形,只是弓出的那部分比普通弯弓更突出一点,而就是突出的那一部分山脉和茕海几乎是相连的,位置就在大宁边界那里。
一出大宁边界,千庭山便开始往西延伸,离茕海越来越远。
但是无论是大宁百姓还是图弄人,都不知道茕海到底有多大,茕海的另一头又到底是什么。
因为从来没有人能成功的到达海的另一边,再安全的回来过。
千里城还有人,但是也不多了。
留下来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不是走不了的,就是被家人遗弃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难离故土,毕竟谁又知道离开之后会遇到什么呢。
虽然现在的千里城已是一片断壁残垣,不复往日大城繁荣盛景,让人看了,除了一声叹息,似乎也麻木了。
这种情况,一路上看到的实在太多了。
而在千里城,他们终于得到了这一段未知前途的些许提示。
那就是茕海。
据留在千里城的人说,大概一月前,茕海发生了一次海水撤退,露出了海中的一段天路。
这个消息就是从边界那边传来的,不过海水撤退天路出现的那天,整个北边似乎比之前亮堂了许多,这个亮堂是在千里城就能看到的。
不过这种说法在刘墨看来,只是人们的臆测,或者说因为知道茕海出现了非同寻常的变故,再回忆起那日的场景,就会觉得那日果然是与平日有所不同的。
其实很多人应当已经记不清那天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天气是晴是阴还是在下雨了,但是只要有一个人说那日北边的天似乎比平日亮堂许多,那么就会有第二个人也会想起来,觉得就是这样。
而后一传二二传四,到最后整个千里城的人都会随之回忆起一个月前的某日。
刘墨那副不相信的表情表现的那般明显,告诉他们这件事的老人家一辈子见的人和事多了,自然也看出来了。
老人家摇摇头,也没有再解释什么,只是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若是想求一条生路,便去茕海试试吧,或许现在你们也只能去那里试试了。”
“老人家,既然如此,你便和我们一起去吧。”
刘墨见老人家背后的屋子虽然还算完好,但是家里已经没有一个人了,也不知千里城会不会一直维持这样,如果会,以现在还留在千里城的人数来看,千里城官府粮仓和那些粮店里不能完全带走的粮食,是能养活这些人几年的。
至于之后,只要千里城不像隆州一般,不会再发生让这座城难以承受的灾难,自然是能慢慢解决的。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刘墨觉得千里城同样很危险。
只是到底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呢?
刘墨自己也很迷茫,他只是看老人家只有一个人,不知他是没有家人,还是家人嫌弃他老迈,不愿带他一起离开,恻隐之心让他忍不住开口邀请道。
老人家摇摇头,笑道:“我就不去了,茕海虽说离千里城不远,但是出现天路的地方,是在我大宁的边界,以我这把老骨头,能不能走到那里还且两说,况且那里匪盗猖獗,朝廷虽然年年派兵围剿,但是总也剿不尽。
现在又是这种情形,知府大人在半月前城里发生地动的时候,就从马车上摔下来,撞到了脑袋,人就那样没了,至于同知通判大人,还有府衙里的其他老爷们,也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不知你们过来的时候可经过千里街,整个府衙都倒了大半,哪里还有人。”
老人家絮絮叨叨的念叨着,“老头子听说,外面卫所和城里也差不离,卫所指挥使大人先还在,带兵救人什么的也都做,后来也不知是听到了什么消息,还是也觉得天路才是唯一的出路,或是不知何时死在了哪里,反正人也不见了,卫所里的那些兵们也都一哄而散。
唉,这没了卫所镇压着,千庭山的那帮匪盗们也不知还有多少人活着,想来活着的人定然不少。”
“老人家为何觉得他们活着的人不少?”刘墨很是疑惑,莫非这老人家还能掐会算?
老人家淡淡的瞥了一眼一脸好奇的刘墨,轻轻哼了一声,理所当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