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漫长的黑暗(1/2)
2000年7月的那个暑假,邓小光兄弟三人继两年前母亲离家出走之后,父亲也跟着永远离开了他们。
父亲邓松明那天去隔壁村吃酒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两天后,村里一个放牛的老人,在村子北面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沟里发现了邓松明。
发现的时候,人都已经开始腐烂了。
人到底是怎么死在那里的?
村民们个个都是福尔摩斯上了线。
张三有疑问,张三说:“这个松明去隔壁村吃酒,回来的时候也不经过这个地方,他怎么会死在这里呢?”
李四解答:“那天晚上下大雨,松明应该是想抄近路早点回家。没想到天黑路滑,从上头摔下来了。”
李四说这个话的时候,指了指山沟沟上面的那条路。
一条陡峭的山路,那是村子里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老路。
因为那条路中途有好几处险要地带,以前时常有人失足掉下悬崖,不是送了命,就是缺胳膊少腿的。
尤其是李四指的上面的那一段路,左边靠着山,右边就是悬崖。
自古以来,这一段悬崖就被人称为断头崖。
后来,老村长带领全村人民修了另一条相对好走的路,那条近道基本就没有人再走了。
李四说出这个原因之后,大多数人比较赞同。
王麻子提出异议,他认为那天晚上电闪雷鸣的,雨下得那么大,那条近道晴天都不好走,更别说大雨天了。
再说了,邓松明一个瘸子,走路本来就费劲,他又不傻大晚上跑到那条道上去送命?
村子里的邓半仙,瘦成一个骨架的老头儿,一副清风道骨的样子。
“我早就说过,这条路上有一个阴气很重的道路鬼,他一直在找替死鬼。这松明大晚上的应该是着了他的道了。回头我作一场法事,趋趋邪气。不然,怕是还会有人遭殃。”
村子里的几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对邓半仙的话深信不疑。
纷纷劝解邓松明的父母将人给弄回家去,请邓半仙作一场法事,早早入土为安。
邓松明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儿子突然出了事,一时之间乱了阵脚,尤其是邓母,见着儿子的尸体之后,啥话也没说,立马就晕了过去。
掐了人中才醒转过来。
围观的人群皆叹息,这邓松明出了事,三个孩子先前没了妈,这一下又没了爹。
父母又年迈,这三个孩子以后该怎么办?
老村长出现得及时。
他先是斥责了邓半仙,说他再宣传封建迷信,就让他去派出所呆两天。
邓半仙面色难看地溜了个边,闪得个快当。
村长接着驱散围观的人群,及时保护了现场,让人去镇上派出所报案。
镇上派出所年青的民警陈明,是一个退伍军人。
陈明和所里小年青同事王同勘察了现场,因为所里条件有限,一时也无法判断邓松明的死亡是意外还是他杀。
让年青的民警陈明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男孩子,那个瘦弱的男孩子。
邓小光,死者邓松明的儿子。
这个孩子看着父亲躺在泥地里,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默默地站在父亲的身边,不管任何人来叫他,他死活不愿意离开。
与邓小光的悲伤截然不同的,是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
他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妹妹怯生生地问邓小光。
“哥哥,爸爸躺在那里睡着了吗?”
弟弟接了话:“哥哥,爸爸为什么不回家睡?”
两个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邓小光眼眶里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掉落在地,但他仍旧倔强地站在那里死也不肯挪动半步。
邓松明被发现的地点是在半山腰的一条山沟里,山沟的边上一一块玉米地,简单点说,这里除了玉米地的主人干农活的时候会来,一般的人没事不会跑到这条沟里来溜达。
大雨天的晚上,邓松明更不可能跑到这里来。
死者邓松明一只脚上穿着鞋,另一只脚上的鞋散在不远的草丛中。
沟的上方有杂草被撵压的痕迹。
陈明的理解与大多数村民们的想法一样,邓松明应该是从距离沟底数丈高上面的断头崖上坠落而亡的。
两天前的那场雨不小,山路泥泞。
大河镇派出所民警,平时也就处理个邻居纠纷,盗窃等治安管理方面的工作。
这人命的案子可以说基本没有。
陈明和王同也不是警察学校毕业的,拳脚工夫是有的,但对于案子的侦办可以说是小白。
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破案片,侦察记录片里,寻常老百姓都知道的,痕迹,指纹,从细节中寻找案情的关键点。
陈明首先想到的是要找邓松明足迹。
找到一些痕迹不难,如果邓松明两天前的晚上是因为着急回家,抄近路回家的话,在那条山道上应该会有他的脚印。
邓松明一只脚是瘸的,两只脚的受力点不一样,要找到属于他的脚印就更容易了。
事实证明,邓松明当天晚上并没有抄近路回家。
陈明和王同在断头崖的一处找到了属于邓松明的足迹,邓松明当时穿的是一双帆布胶鞋,胶鞋的鞋底是横向规则纹路,其中一个脚印特别明显。
从此处再往上的山路上,半个脚印都不曾有。
也就是说,邓松明不是从山的那一头到达断头崖的话,只能是从村子里的山脚下到达断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