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血脉由来(二)(1/2)
原来黄君寿之前虽然杀戮同胞,但他举起的屠刀其实是十分具有选择性的,他所杀戮的蛮人都是之前出逃时,与他们部落之间有着仇深仇大怨。甚至不共戴天的部族。
这几个相邻部族因为长年累月的生存资源争夺,早已经不可能再和好如初,称呼上虽然同是蛮人,但他们之间的仇怨却是比外族人还要大。
因此在黄君寿领导的如狼似虎明军之下,他们将这几个大型部族一一拔除,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浪花中。
而在清剿前的前几天,他回到了自己的部族说服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父亲旧部,带领亲兵出其不意的发动了政变,将原来的族长一脉杀戮殆尽,重新将整个部落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这几另外几大部落的消失,黄君寿自己的部落却收获了这些部落留下的地盘,收拢逃散的部落民众更是得到了人口补充。
但部落只收留了女人和小孩,并将他们打散收容,高于车轮的男子则一律杀死,断绝世仇部落的文化传承。
在这场争斗中,只有明人和黄君寿的部落获得了战争红利,他的部落也由原本的大型部落,一跃成为附近最强的聚落。
就算自身部落成为强大部落,部众们生活无忧,但以黄君寿为首的利益集团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反而是利用剿灭蛮族的不顺利,建立起了新的制度。
在一次剿蛮无功后,他身为思明州的知州,用商讨联合剿蛮的名义召集了思明府的其他知州,一起开了一个会议。
在会议上黄君寿慷慨陈词,认为目前蛮族之所以不服王化不从管教,屡次出山滋扰百姓的原因根本,在于他们现在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一个领头人,导致官府想剿灭他们都不知从何剿起。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应该推行一个以蛮治蛮的制度。
也就是扶持起一个蛮人部落,以他们为跳板,通过他们去伸手掌握好其它不服管教的蛮族部落,而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减少蛮族滋扰的事情。
会议当时众说纷纭,有人赞成,也有人说这是养虎为患,最后拖延了半个月才得出结果。
而这段时间里黄君寿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一番拉拢贿赂打压的方式下去,让明人方面形成了以统一的意见。
形成了建立土司部落,并以之为核心的治蛮政策。
这个土司部落先期由明人组成构架,也就是把蛮人当做明人一样进行管理,进行扶持让他们变得强大起来,进而辐射周边的部落。
这样发展起来的部落就会天然亲近明朝,服从明朝的命令,甚至把自己当成是明朝的子民,这样也方便用来统治其他的蛮族部落,把它们纳入统治之下。
这其中为了说服其他人将土司城建立在思明州,黄君寿付出了很多,但这套架构终于是成立起来,有尽管有着种种限制,但也有也算有了个好的开头。
同时在军队联剿的外部压力之下,整个蛮族不在一盘散沙,而是响应着号召,团结在这个名为土司的部落前,用来统管所有的蛮人。
为了有效地把控着股风浪,使之不脱离自己预设的框架之外,黄君寿暗地偷偷迎娶了一个蛮族女子,帮他在部落里开枝散叶,让整个蛮族从此至于他的掌控之下。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整个部落的发展历程却往往不由人意,他的后人也没按他的规划来走,黄君寿的雄心壮志也一度因为叛乱而终结,整个部落的土司城一度泯灭于战火,却又在战火中重生。
到近几十年来,这个制度几乎是名存实亡,土司虽然还会跟着黄氏知州一脉有所联系,但几乎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想要亲密的精诚合作几乎是不可能。
毕竟说起来大家只是数百年前的远房亲戚而已,只是可以说是同宗同源,但论到感情结束可能还不如附近的一个商贩亲近,有些土司和知州在任上终其一生也没有见过一面。
这一切都在几十年前有了改变,那是一场几个部落的联合叛乱。
这场叛乱十分严重,外族部落和内部人员相勾连,将整个土司城里传承数百年的土司一脉的人,几乎是残杀殆尽。
使这个光辉的一脉从此竟是断了传承,对城里的人来说这场叛乱十分严重,但就此开始了另一个人的传奇之旅。
这个现任的土司名叫黄矰。
据说是整个蛮族里面,唯一现存的黄君寿先祖血脉继承者,不仅受到原本土司部众的拥护,更是得到了传说中狼神的庇护。
他是原来土司在外的私生子,与土司家族往来并不多,这也是他得以在灭族之夜幸存下来的原因。
然后他就定计合纵连横,利用族类和外部的矛盾挑起了他们的战斗,在三年之内就将叛乱者和外地一网打尽,继承了土司之位,那一年他只有23岁,称一句天资纵横也不为过。
之所以说它受到先祖庇佑,是因为每一次的不管是外敌还是内敌内奸的叛乱,不管是下毒暗杀设伏围剿都被他一次次逃脱而过,没有一次能够对他造成伤害。
至于正面进攻土司城,只要是动手的部落,全部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陷入危机之中,有的时候他会心情好放过这些部落,转而吸收进来,也有的时候会将叛乱者族灭。
甚至在他崛起的过程中,因身边一直跟着他的小厮还突破了部落勇士的境界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从此在正面战场上没有任何人是他们部族的对手,他不止接过了土司的宝座,更是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