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杨少发火(1/2)
马建国道:“方案我看了,梁局提供的两个方案,简单来说,一个是短期就能见效的方案,短时间内就能吧当地的经济建设拉起来,但这个方案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提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崩盘,形成泡沫经济;另一种方案则是从长远的方面去考虑,前期可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只有随着时间的沉淀,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杨帆听完,沉吟片刻,问道:“哪两种方案的具体执行方向呢?各自的预算又是多少?还有就是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两种方案一起实施?”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一种是短期见效,一种是长期才能起作用,那两种方案一起实施不就好了嘛。
马建国那边却是苦笑道:“杨少,两种方案一起实施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事我们只是投资,具体项目的执行还得是商管局那边去办,而他们现有的资源,只能执行一种,而且就算他们能够两种一起实施,富城这个小县城也消化不了啊……至于投资预算,梁局的估算是短期方案大概需要六十亿左右,长期的方案则需要一百亿。”
“执行方向的话,经过商管局对富城的考察,短期的项目大致就是在将东海的一小部分企业引流过去,强行提升当地的gdp。”
“然后长期的方案则是从富城的改造建设开始,先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寻找合适的本地企业进行扶持,使其做大做强,再之后就是城市的扩建之类的。”
这边杨帆听着马建国的讲解,心里有了一些计较,紧接着又问:“建国哥,以你的眼光,你觉得这个短期的方案怎么样?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从东海引流一部分的企业过去的话,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帮助吗?”
“有肯定是有的,毕竟方案里的计划并非是要在那边开分店,而是整个企业迁移过去,这样一来,首先是房产这块,就能提高不少gdp,再之后这些企业肯定是要纳新的,就等于是大幅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最后,企业迁移过去之后,当地的收税也会增加许多,总之,这个方案对当地的经济建设的提升肯定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得到的。”
杨帆道:“但是?”
马建国道:“但是由于市场变化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今天热门的行业明天是否还会继续热门,这就导致迁移过去的企业很有可能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被市场淘汰,届时,如果这个企业还不懂得变通,寻找新的出路,那只能面临倒闭,到时候将会引起大量的职工面临下岗失业的危机。”
“而且目前要想将东海的中大型企业迁移过去肯定是不现实的,只能是那些一直在苦苦寻求生存空间的小型企业,也只有这些小型企业,才会愿意接受这个迁移的提议,可是这些小型企业在东海这种商业氛围更加浓厚的地方都没有发展得起来,就算到了那边因为新的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但上限就摆在那里,无论如何,光靠这些小型企业,是不可能把富城变成下一个东海市的。”
“也就是说,这个方案可以在一两年内让富城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但是几年后,一旦市场发生改变,将会在富城范围内引起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吧?”杨帆皱眉道。
“是这样没错。”马建国道。
杨帆道:“所以,梁局身为商管局的局长,他是怎么有脸把这份方案提交上来的?”
说实话,杨帆现在非常生气。
当初梁秋雨找到他,说是要对他的家乡进行投资经济建设的时候,杨帆是有点开心的,毕竟那是自己的家乡,家乡变好了,他不指望家乡的人感谢自己,但至少通过自己而让家乡越来越好,这种事想想都能让人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可是现在呢,梁秋雨提交上来的都是什么方案啊?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富城就好比一片鱼塘,鱼塘里面本来就没有多少鱼,而这个方案呢,不仅没有想办法培育新的鱼种,让鱼塘里的鱼变得更多,反而是打算将鱼塘里的鱼一网打尽?
是,杨帆承认,这样做的确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鱼,看起来收获好像是提升了,可是之后呢?鱼塘里没有鱼,这片鱼塘还有什么价值?
这跟竭泽而渔有什么区别?
杨帆很少生气,特别是在生意上的事情,他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很多时候都交给马建国去处理。
但这不代表他傻,这么显眼的弊端连他都能看得出来,而作为商管局局长,梁秋雨难道看不出来?
可为什么他还要把这个方案提交上来?
杨帆不懂,可隐约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又懂了。
但这些都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梁秋雨的。
所以他很生气,因为梁秋雨把自己的问题抛给他了。
而马建国呢,听到杨帆这犀利的言辞,有点发愣,随后意识到杨帆是真的生气了,苦笑着解释道:“杨少,其实这事怪不得梁局,山海集团倒台之后,商管局内部出现了分歧,而这份方案,明显是商管局内另一部分人提出来的,梁局身为局两份方案都提交上来,这样一来,我们作为投资方,不管选择哪一个方案,提另一个方案的人也无话可说。”
“我不管商管局里到底有什么问题,我只知道我的钱向来只投在有用的地方,建国哥,你告诉梁秋雨,如果他不解决好商管局内部的问题,投资的事情我们会自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