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科普文《天外来客》(1/2)
说起ufo,贺云脑海当中就不由想起了央视的一档十分出名的节目。
没错!
就是那一档神节目――《走近科学》。
他至今还记得这节目之中就曾经做过一期关于“飞棍”的。
那主持人说得十分玄乎,又是远古生物,又是外星飞行器,到最后却发现,那只是一只小飞虫在监控下的重影而已。
事实上,贺云却并不知道,这本由甘省科技出版社主办的科普杂志《飞碟探索》,其实内容大体上跟《走近科学》这一期节目很像。
其中的每一篇文章前面都是举例,然后是某某证人言辞,专家解释、各种模糊照片,到头来,就只剩下一句“敬请探索”。
可以说,这本科普类杂志就科普了一个寂寞。
内容上,几乎三十年如一日,每一期内容都差不多,都是一些不可信的,或者没有直接证据的文章。
“咦……这还居然还是一封邀稿信?齐主编推荐的?他们都是甘省杂志,那倒还真有这个可能。”
贺云看完信中内容后,却是恍然大悟。
敢情又是一封邀稿信。
只是相比之前的邀稿信,这次的邀稿信题材与众不同。
竟然是介绍ufo的科普类题材!
说真的,对于这类题材,他倒不是“编”不出来,可是他觉得,这东西有点假,写这个,还不如。
再说,相比这类科普文,他觉得《奥秘》杂志的科普文似乎都比这靠谱。
要知道此前,他可是看过《奥秘》杂志的,那本杂志上的文章根本就不是“胡编乱造”或是“臆测”出来的,而是大多都有科学根据。
“还是算了吧,这什么飞碟,我可写不来。”贺云微微摇了摇头,却是直接给放弃了。
科幻与科普,虽然只相差一个字,可差距却是很大的。
对于科普类文章,贺云一直都觉得,这样的文章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且必须真实,而科幻小说就不一样,它本质上是一篇小说。
既然是小说,那就能够虚构。
而虚构恰恰是贺云所擅长的。
“不过,这信倒是提醒了我,也不知道《科幻文艺》杂志社,我的那部科幻小说怎么样呢?英文译本有没有出来?”
…………
也就在贺云念叨时,此刻,锦城。
《科幻文艺》杂志社编辑部内。
梁达康正在听取着眼前之人的汇报。
“梁主编,情况就是这样,目前还有一半没有翻译完。”
“还有一半?怎么会这么慢?”梁主编看着对方,却是有些不相信。
“梁主编,这事我也没有办法,我们人手不够,而且这样的科幻小说本来就难以翻译。”对方苦笑了一声,回答道。
“那好吧,你抓紧点时间,老杜。”最终,梁达康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行,回去后我一定催促翻译人员。”
“嗯……香江出版社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吧?”
“已经联系好了,只等我们这边将译本给他们了。”
…………
银城。
这事,贺云自然不知道,而且,他也一直未收到梁达康的回信或电报。
他在将《飞碟探索》寄来的那封信放到一个专门装信的抽屉内后,却是没有再管了。
可他却哪知道,几天后,他又收到了两封信。
一开始,他并没有特别关注,毕竟以往每天,他都有可能收到信。
可是当他看到又是《飞碟探索》寄来的信时,他疑惑不之余,也立刻将信给拆开了。
“哟嚯……这还没完没了,居然又是希望我写这类文章?我就偏不写。”贺云被信中内容给气笑了。
“这还真是……”
“等会……他们不会再次给我来信吧?要不,我给他们随便写篇东西打发算呢?”
思来想去,忽然,贺云脑海当中却是陡然间冒出了一个想法。
“呵呵……不如干脆把那个故事给他们寄过去?”
这一刻,贺云想到了《走近科学》当中除“飞棍”外,另一神秘“外星事件”。
没错!
就是那个名为“天外来客”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就是某某村,有一名村民在自家田里刨地,却是发现了一些白色的结晶体,后来,村民们在议论纷纷未果下,找来了许多专家。
有的说这是特殊冰雹,有的说这是天外来客,是外星陨石,也有的说,这是可燃冰。
最后却发现,这其实就是飞机上的排泄物被压缩所致。
好吧,这故事其实真没什么可说的。
可是当贺云真正把它写出来后,他却觉得,自己写的似乎有点太假了。
尤其是最后某航空专家解释的那一段,让人一眼就觉得是在“扯淡”。
“算了,反正应付一下就得了,管他了。”贺云是真不想再收到对方来信了。
若不是他看在那位齐主编的面子上,只怕都不会舍得随便写一篇东西去应付。
毕竟写这个故事,他可花了两个半小时,写了两千多字。
“该取个什么名字呢?”
“嗯……算了,就以天外来客为题吧,反正只是随手之作。”
贺云念叨了一句,随手在稿纸上最前面写下了四个大字“天外来客”,如此这篇书稿便算是完成了。
“总算搞定了,他们应该不会再来烦我了吧?”贺云笑了笑,便看向了第二封信。
“《小说选刊》编辑部**海?”
“咦……原来如此,我就说嘛,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