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2/3)
根据这些构想发明的武器出其不意的厉害。在蜀国战马的支援之下,重骑兵也逐步的扩展,已经达到了一万人的规模,这是白千羽可以容忍的极限了,一个重骑兵需要三个辎重兵的协助,这一万人差不多是黄金打成的,自然战斗力也毫无疑问。
在法制方面,白千羽对韩非子的尊重,采取了重刑。
重刑虽然听起来很残忍,但是效果很好,白千羽很满意这个效果,韩非子有口吃,在表达方面确实有些问题,但是他的确是有真才实料,法家的思想渐渐取代在齐楚之地流传多年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旧齐之地和旧魏之地在大汉本国的支持之下也渡过了一开始的难关,齐国还好,毕竟他们没有太大的损耗,而田单控制的八城也势头良好,毕竟田单是个很难得的人才。
大汉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军队指挥权的人,一个就是韩愈,他带着十万大军就驻扎在旧齐之地,田单想动也不敢动。
旧魏之地就惨了一些,连番大战,让旧魏之地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接受大汉国救助的魏王已经成为了傀儡,上上下下的官员,无论大小都被白千羽清洗了一遍。
相对于大汉国的良好发展势头,成蛟那边就惨了一些。
成蛟依然打着秦国的旗号,显然他想同化赵国,但是赵国那些遗民怎么会心甘情愿服从和他们有深仇大恨的秦国,民乱四起。
加上成蛟缺粮越发严重,他手里的四郡虽然是富庶之地,但是他本来就军队超支,加上之前的存粮也就是勉强可以养活自己,偌大的赵国,已经算是颗粒无收了,成蛟怎么厉害也变不出粮食来,于是成蛟听从了圣皇的意见办了一件很蠢的事情,两**队区别对待。
成蛟手里的秦军勉强可以保证后勤供应,但是赵军就不好意思了,克扣粮饷算是不错了,很多赵军根本领不到粮草。
本来就不稳定的内部,怎么可以经受这样对待,民变,变成了军队的叛变。
逃兵之事常常发生,甚至有很多时候是一整队的人马逃跑,这些逃兵逃出军队以后,还能干什么?那就是流寇,对百姓的危害简直是恐怖。
两军区别对待,从道理和理论上来讲是行的通的,因为成蛟真正依靠的还是自己的老部下,但是他选择的时机和实施的方式不对,现在的赵国摆明了要和你对抗,你还选择这么激烈的方式,那真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
同样的一件事情,目的一样,过程一样,但是手段不同引起的后果也是不同的。
百姓宁愿被你笑眯眯的杀头,也不愿意让你冷淡着脸刮一个耳光!
如何把握民心,调动情绪这才是关键,显然成蛟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他手下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圣皇也不是天才,他可以提出正确的意见,但是他提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赵国越乱,成蛟的头也是越大。
圣皇和成蛟之间好不容易才好转一些的关系,马上又变的糟糕了起来。
死气沉沉的每日早朝,圣皇和成蛟的争论是唯一的亮点。
从事实上来讲,圣皇是真心为了成蛟好,但是他不应该摆出一副老子的形象出来,成蛟很反感他这种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好的建议,成蛟也听不下。
这样下去,不需要多久,成蛟控制的秦国就不战自溃了。
为了保持军队的军心和凝聚力,成蛟无奈的出兵了。
他需要战争维持军队的活力,维持国家的活力,虽然他知道现在发动战争无疑是饮鸠止渴,短时间内他可以维持军心,但是万一失败的话,后果就不是现在的秦国可以承受的了。
面对这尉僚的三十万大军严整待命,说实话出战的杜高,杨端和没有任何的把握。
看看对面的军队,撇开军容不说,光是装备,伙食就比自己好上不知道多少,自己凭什么和别人打?
秦军的素质吗?
的确,秦军的素质是曾经这天下间最精锐的兵种,但是那只是曾经,现在的秦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凶悍,何况对面的大汉军,根本不比自己这边差。
杜高看看自己手下拿的武器,大部分是过时的青铜武器,在对比一下对手的武器,那是明晃晃的铁制兵器。
看看自己军队的装甲,大部分都是皮甲,而对手呢,看看他们身上那轻便的链子甲,在自己这边只有千夫长以上的人才拥有。
看看自己胯下的坐骑,不错,很好,但是对比一下对手的河内马,唉,戎马半生的杜高,死了的心都有了!
二十万秦军,排成了箭矢冲击阵型,想凭借秦军个人的素质来击垮对手。
但是尉僚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三十万大汉军倾巢而出,五万作为预备队,其中有一万是重骑兵。
二十五万大军,丝毫不让摆个冲击阵型。
三万弓箭手在前,两万短矛手在中间,三万刀斧手在后,层次分明的前军。
后面是由小方阵组成大方阵的步兵,八万步兵整齐的列着方阵,那是中军主力。
左右两军是轻骑,这里才是白千羽下了大本钱的地方,一直以来骑兵最普遍的用法那就是骑射,但是由于没有马镫,骑射练习起来极难,而且攻击力不成气候,骑兵主要的任务是骚扰,但是阳千里将骑兵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骑射只是骑兵的入门攻击手段,由于战甲的先进,骑兵大多配上了斩马刀和突刺枪,近战也是无比威风。
最离谱的还是那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