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挖出了宝贝(1/2)
这天上午,兰花花上课的时候,她总是情不自禁地朝窗外瞟,看那教室外的山路上是否有陌生人走过。
可惜,结局令她失望,别说是陌生人,连个人影也没看到。
“也许,他们马上就要到了。”兰花花安慰着自己。
上午放了学,兰花花急忙回了家,梳理打扮了一下,见家里没有菜,连忙挎起竹筐又去小河边找菜。
老龙河像一条巨龙,在大山里盘旋了一百多里路,又浩浩荡荡地注入了长江。
在旮旯村,老龙河拐了个小小的弯子,这就给旮旯村拐出了百亩河坡地。
这可是上好的良田,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唯一不足的是,每年的梅雨季节,河水上涨,常常淹坏庄稼。
因此,村民们都在河坡上种植蔬菜,一来生长期短,二来离村子近,采摘方便。
兰花花来到菜地的时候,老兰头正在挑河水浇菜。
“爹,今天有客人来,你快点回家,杀两只芦花鸡,再宰一只鸭子,好好招待一下。”
“唔,马大庆要来?”老兰头说。
“不但马大庆来,他爹妈也要过来,人家可是县城里的干部。”
“甚是居委会?你说这居委会的干部有多大?有牛领导的官大吗?”
老兰头问兰花花。
“大慨,大慨像个村长,就像咱村的大丑。”
“唔,这也不错了,大小当个官,强似卖纸烟,他妈甚样?和气可亲不?”
“不知道,反正他妈吃的肥,比咱村的大肥婆还肥,大嗓门儿,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
“唔,既然贵客驾到,我去岸上老油子家,借他的渔网用一下,再撒两条大鱼,留着待客用。”
老兰头去借网去了。
兰花花找完了菜,便等着父亲撒鱼,农村里没来好东西招待客人,都是些家禽野物儿。
分地的时候,村里考虑到老兰头是复员军人,兰花花又是民办教师,村里给予了照顾。
兰花花家的菜地虽然在河坡上,但却是个高坡,远远看去,就像个大土堆。
庄稼人惜地,不管白菜萝卜,能多种一棵是一棵,无非是一粒种子的成本。
兰花花看那河水,又退去了不少,露出了一大截空地,望着黑色的泥土,感觉不种点东西,倒是挺可惜的。
她见父亲带来了钉耙,便拣起来翻起地来。
黑色的泥土地被翻开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
一只小小的螃蟹被翻了出来,它十分不满兰花花毁了它的家园,挥舞着两把大钳子,恶狠狠地向兰花花冲来。
兰花花轻轻地一脚,就把它踢回了河里。
又一只大黄蟮被翻了出来,那黄蟮倒很识趣,浑身滑溜溜的,扭着身子就朝水里钻。
兰花花可不放过它,抓住了它,炖一碗黄蟮汤,味道很不错。
兰花花抓住了黄蟮,又折了一根草棍,从它腮下穿过,挂在了豆角架上。
这时,老兰头也回来了,撒了第一网,走运的是,撒住了鱼窝子,网住了不少鱼,最大的是一条大鲤鱼,一条大娃娃鱼,都有二三斤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旮旯村靠的是老龙河,当然吃的也是老龙河。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既然靠水吃水,那就要遵守吃水的规矩。
大鲤鱼留下,小鱼儿放生,捎带着连娃娃鱼也放了。
山里人不知道娃娃鱼是保护动物,但感觉肉质粗糙,很柴,而且浪费猪油,他们不吃这些玩艺。
趁老兰头整理撒网的当儿,兰花花又翻起地来,她盘算着,不过三五分钟的当儿,翻出的地就能种一龚秋萝卜,两龚芸豆,太划算了。
这一翻,就翻出了事儿。
忽然之间,钉耙好像被石头拦住了,兰花花一使尽,把那“石头”拽了出来。
“啊!!!”
兰花花惊叫一声,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钉耙勾出的不是大石头,而是一副白骨架。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老龙河的历史。
在以前,水路发达,很多内地的船只,经过淮河,要到长江去,老龙河是必经之地。
而这老龙河,又是一个喇叭口形状,特别是旮旯村这块,高山林立,悬崖峭壁,浪大波陡,十分险要。
特别是明清时期,经过老龙河的船只,达到了鼎盛时期。
既然船只多,沉船就不可避免。
因此,旮旯村的村民们,在河坡上取土时,挖出人的骸骨,瓶瓶罐罐是常事。
兰花花家的喂狗的陶罐,就是从河坡上捡来的。
再说听到兰花花的惊叫,老兰头连忙赶了过来,
“你丫的,叫啥呢?吓我一跳。”
兰花花这才定了定神,看那白骨。
这是一副残缺不全的骨架,只有半只胳膊一条腿,眼睛是两个黑洞,让人极度不舒服。
再看那仅存的一条腿,脚上穿的是麻丝袜。
不过,麻丝也确实能沤,骨头都沤朽了,那麻丝仍然看的一清二楚,丝丝缕缕的,直到小腿肚上。
再看那小腿肚,令人称奇,本来以为短剑是悬在腰间的,没想到,这死尸的短剑却绑在小腿上。
那把短剑上面刻着一条飞龙,小巧精致。
兰花花看了,十分喜欢,弯腰去拿。
兰花花的手刚碰到剑身,那剑竟一下碎裂开来,变成了一堆红色的铁屑。
兰花花叹息一声,再看,翻出的泥土中,还有一片一片的木屑,这无疑是个船老大。
只是不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