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周边形势(中)(1/2)
李怀秀先是一愣,接着便说道:“难道这两个部落是薛延陀人后裔?不对啊,自从薛延陀灭亡后,大量的部族都融入了葛逻禄、回鹘和突厥,逃到南边只是少数,突厥人没有理由对这些小部落动手啊?”
武多祚却摇摇头,“如果是寻常时期,大汗此话自然在理,不过眼下突厥人内部纷纭,可汗之位转瞬即灭,自默啜后,后续可汗全无半点威信可言,何况回鹘人、葛逻禄人为了加剧其内部纷争,还推举了拔悉密部的阿史那施为突厥大汗”
“眼下二汗并立,乌苏米施可汗更是威信扫地,覆灭就在眼前,在此种情形下,凡是能够树立其威望的举措都会成为其救命稻草,薛延陀之事虽然久远,不过多少也能唤起一些突厥人的愤怒…….”
“那他就不怕得罪霫部大都督孙秀荣?”,李怀秀依旧有些疑惑。
“大汗”,武多祚似乎明白了什么,“临近霫部的漠北大部是拔野古,前任突厥大汗默啜就是现任的拔野古都督颉质略杀死的,颉质略不过是拔野古大汗手下一名四处侦查的游骑,侥幸遇到了溃退至此的默啜,进而将其杀死”
“唐国便封颉质略为幽陵都督府都督,取代了以前的拔野古汗王,为了抗衡突厥与回鹘,唐国对拔野古十分亲近,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兵器和甲胄,默啜死后,汗位变换不停,也没有机会向拔野古兴兵寻仇”
“饶是如此,突厥人也不是拔野古人所能抗衡的,颉质略自从当上拔野古的新可汗后也一直战战兢兢的,夹在唐国、突厥之间动弹不得,不过若是此时乌苏米施可汗向其表达善意,让其攻打迁到霫部的薛延陀部,从而彻底化解突厥、拔野古的仇怨,我想颉质略还是会同意的”
“颉质略本就与唐国交好,若是再与突厥人修好,其后续将不可限量,何况孙秀荣从西域来到此地,沿途不断受到各部的进攻,颉质略多少也会听到一些,若是安禄山的使者进一步向其表明心迹,其自然会进一步坚定信心”
“至于挨着拔野古部的仆固部,其首领为突厥汗国的东叶护,需要看护东受降城以及河东节度使府的军力,根本无暇顾及霫部,于是便只有拔野古部出手了”
“拔野古部是漠北有数的大部,不亚于贵部和奚部,户口不下三万,若是能出动精锐万骑,足以覆灭薛延陀部,甚至顺手将碎叶军灭了也极有可能……”
李怀秀点了点头,“也就是说不消我等出手,拔野古一部就能灭了霫部?”
武多祚摇摇头,“只能灭了碎叶军和薛延陀,霫部是由三部联合而成,其中独孤部不消说已经被孙秀荣收入囊中了,不过北面的宇文部,东边的娄室部想要在短时间里融入碎叶军并不容易”
“据我了解,三部之中以独孤部最大,但宇文部、娄室部加起来也有近万帐,拔野古人没那么容易将其灭掉……”
李怀秀见他侃侃而谈,声音笃定,便问道:“恐怕先生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吧”
武多祚笑道:“确实是有了,不过”
“无妨,先生敬请直言”
……
几日前。
霫王大帐以北约莫八百余里的地方,有名的克鲁伦河从那里蜿蜒向东流淌,在其北岸则是一大片密密匝匝的帐篷。
这里在后世是蒙古国东方省省会乔巴山,眼下却是拔野古部落大汗的夏季汗宫所在。
在一色白色大帐中间矗立着一座青色大帐,这顶帐篷就是如今的拔野古大汗、幽陵都督府都督颉质略的汗宫。
拔野古部落眼下有丁口超过四万户,胜兵上万,自从杀死突厥大汗默啜后,新任大汗颉质略成日胆战心惊,生怕突厥人前来报复,故此,他除了交好大唐,还与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人交好。
不过眼下他的处境并不好,他与回鹘人之间隔着忠于突厥汗国的仆固部,该部丁口与他差不多,其首领还被乌苏米施可汗任命为东叶护,而回鹘人在与葛逻禄人一起将拔悉密部的阿史那施推上汗位后,便在一旁好整以暇地观望起来,似乎并没有为拔野古出头的意思。
他虽然是大唐钦封的都督,不过其部落与大唐之间还隔着好几个部落,真有急难发生,大唐多半不会为了这么一个部落而兴兵北上的。
故此,此时若是能与突厥人和解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何况现在大唐也来人了。
突厥人刚走,大唐的人就来了,这让五十多岁的颉质略有些如梦似幻——什么时候他拔野古部也能成为两大势力心中的香饽饽?
比起突厥人,颉质略无疑更信任唐人,虽然这名唐人并不是安北大都护府过来的,而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平卢节度使府过来的。
虽然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自己这拔野古部落有时候也被划入“室韦诸部”,接受平卢节度使府管束勉强也谈得上。
来到颉质略大帐的是一位二十多岁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此人身穿唐服,正在用突厥语向颉质略侃侃而谈。
“完了?”
颉质略去过长安,还在那里盘桓了好几年,多少懂一些唐话,对于此人半生不熟的突厥语很是不感冒,等他讲完了才用唐语说了一句。
那人有些尴尬,讪笑道:“没想到大汗也能讲唐话,倒是小子贻笑大方了”
颉质略摆摆手,“我的唐话也不灵光,勉强能讲几句,严先生,本汗只有一句话,我在这件事里有什么好处?”
原来此人叫严庄,是安禄山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