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的盘算(2/2)
移民规划和古人相比,实在是渣渣般的存在嘛。”当刘彻得知移民送房子,还送老婆后,心中腹诽不已。他决定不再对移民政策指手画脚,大汉官吏本就处置得很是妥当。当然,对于政策的具体施行上,刘彻还是可以掺入少许小手段。他匆忙找到丞相袁盎,在他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
袁盎闻言哭笑不得,沉吟道:“依殿下的意思,是只从梁国,淮南国,临江国,胶西国,这四个郡国征募百姓?”
刘彻眨巴着细长的双眼,眼眸中满是天真无邪的清澈:“孤王正是此意,也无需太多,各征募二十五万,凑足百万之数便可。”
袁盎也算人老成精,哪还不知晓他的心思,皱着眉头道:“殿下此举是不是过于明显,恐怕四位王爷心怀不满,免不了暗中使些手段。”
“丞相此言差矣,如此利国利民之举,四位王爷身为皇室宗亲,怎会暗中掣肘?”刘彻摆出一副讶异的神色,仿佛被袁盎口中的阴谋论惊呆了,“尤其是梁王,乃是孤王的直亲皇叔,向来忠贞爱国,想来不会舍不得区区二十五万百姓的。”
袁盎只觉头晕目眩,没来由的被套上了个诽谤皇亲的帽子,换了谁都会郁闷:“事关重大,还是奏请陛下圣裁吧。”
刘彻欣然应诺道:“孤王自会与父皇商议,丞相只需暂缓从他处募民之举,预先做好其余准备便是。”
袁盎沉吟片刻,微微叹了口气,只得无奈的点点头,示意自己知晓该如何处置。
是夜,刘彻入未央宫,在淑房殿找到了正在安心休养的皇帝老爹。自从献俘礼结束,景帝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平日里除了出席早朝,极少露面,便是三公九卿也见得少了。
眼看入秋,天气转凉,他生恐体内顽疾复发,每日按照刘彻进献的法子练练五禽戏,用些药膳,稍稍回复些半年来殚心竭虑下损耗的元气。
景帝已用过晚膳,正斜倚在榻上假寐,摆摆手让刘彻入座,眯着眼睛问道:“皇儿连夜求见,所为何事?”
刘彻一屁股坐到席垫上,接过掌印太监孙全递来的茶杯,猛灌了一口,方才答道:“儿臣此番前来,是想和父皇商议北方四郡的处置事宜。”
“哦?今日早朝不是已议定此事,难道有何变故?”景帝不由坐直了身子,皱着眉头问道。
“倒也不是,只是儿臣想请父皇暂缓募民屯田之举。待议定太守人选,补齐官吏,接管边关防务。再着太尉窦婴和骁骑将军秦勇各自领郡兵回京复命后,方才实施。”
景帝眉毛一扬,隐隐猜到了刘彻的心思。如今窦婴和秦勇率领数十万步卒驻守长城关隘,导致京畿诸郡兵力抽调一空,并非长久之计。如今西羌和匈奴右部都已元气大伤,待到北方四郡太守就任,接替防务后,便可随时驰援长城关隘。如此一来,只需留下十余万边军防御匈奴和西羌即可。
景帝试探道:“皇儿是担心募民屯田引发民变?需待大军回师方才施行?”
刘彻摇摇头,幽幽道:“区区百万移民,我朝又多加抚恤,自然不会引发民变。郡兵归建,是为威吓诸多郡国,使其不敢妄动!”
景帝闻言一愣,疑惑道:“募民之举,历来颇多先例,尚不至于引起诸侯抵触,莫不是皇儿另有盘算?”
刘彻认真的一字一句道:“依儿臣看来,只从梁国,淮南国,临江国,胶西国,这四个郡国各征募二十五万百姓即可,不需在全国征募。”
景帝满脸错愕,捋着胡须沉吟半晌,脸色渐渐平复了几分,随即长叹一声道:“也罢!如今北方已定,匈奴右部数年内必无法东侵。待清剿完关内的残兵,也该兵发西北,收服西羌诸部了。尽早安定国内隐患,方无后顾之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