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军火试验田(一)(1/2)
“本来是给客人带了批样品过来的,但城外倭寇聚集、这个时间点带进来就太敏感了,暂时只能用这个代替。”
朱翊钧热情地递过来一本小册子,册子上画着明军绝大多数现役的火枪、兵刃型号,画像旁还贴心地为日本客户加上了日语注解,这本册子会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出现在各大日本诸侯手中。
信奈皱着眉头扫了一眼就把那本册子子扔到一边,这些三眼铳、迅雷铳、神机铳名字是好听,但是完全没有在战场上见到过,还是鸟铳看起来相对更加可靠。
“这些杂七杂八的型号都不需要,你之前送给织田家的鸟铳就很好,那个怎么卖?”
“如果是我上次赠送给贵方的火枪,十两银子一杆。”
听到这个价格的信奈眼睛眯了眯,这个价格远远低于织田家的预期,现在的日本大名想获得大批火铳无非两个途径:本土自造或向南蛮和大明进口。
日本国内有很多西班牙、葡萄牙的商旅前来做生意或是传教,那伙鬼佬的价格更是高地令人发指,织田家接触过的鬼佬里最低报价是二十五两银子一杆火铳,还不包括弹药。
大明的海寇们价位就良心地多、甚至有一些人出价比朱翊钧更低,但那些人能卖给织田家的鸟枪质量都相当堪忧,属于连大明卫所军都不屑于用、故意找机会淘汰掉的残次品。
而朱翊钧这个渠道就堪称物美价廉,虽说朱翊钧手上的熟练工匠还不够多,目前作坊里仍然是几个老师傅带着一大帮徒弟,但他们不克扣原材料而且工艺十分完善。
这就保证了望海卫出产的火铳质量是过关的,起码不会像某些卫所军手里的鸟枪一样一扣扳机直接炸膛,把开枪的人炸一脸火药。
得益于广西望海这个地理位置,朱翊钧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得到大量原材料,再加上工艺相当成熟,一支火铳的造价完全可以被压到一两银子以下。
不过朱翊钧对于卖信奈那些普通货没什么兴趣,毕竟广西的土家地主们和云南土司们很有购买力,五两一支火铳能按捆买。
这些大客户的订单已经足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满足卫所的产能了,单纯为了赚钱的话、朱翊钧完全没有必要急着和织田家搭上线,他准备卖给信奈的是最新的改良款。
信奈还在为“十两”的价格心动不已、盘算着这次的预算能带回去多少鸟枪,朱翊钧这边已经笑眯眯地把自己随身携的一柄火枪丢了过去。
“当然,如果您觉得这个价格有些高了,我们这里也是有更便宜的型号的,这个只要五两银子。”
“便宜了将近一倍???这柄火枪跟普通火枪相比有什么区别吗?”
信奈惊愕地瞪大了眼睛,她接过朱翊钧的火铳抱在怀里反复研究,还很专业地把火枪抵在胸口做出射击姿势、用手指伸进枪口检查枪管的内壁。
朱翊钧在一旁欣慰地笑了笑,信奈从小就对火枪、西洋铠甲很感兴趣,她第一次开枪还是朱翊钧手把手教的,那个小丫头一眨眼已经长到十四岁了啊......
“这个是实验——我是说改良品,我们的设计师在它身上进行了一些大胆而创新的实验,只是还需要一位独具慧眼的买家把它买回去发挥作用,可以的话您下次来记得说一下使用体验、以便我们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
朱翊钧脑海里来自后世奇奇怪怪的想法太多了,他对这个时期的火枪发展有些记忆、但又不是特别清晰,就算是工匠们成功应用到武器上也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
比如后膛枪到底是怎么个后法?现有的火药是否还存在改良的空间?能不能通过加入刺刀套筒、瞄具这样的小配件来提升火枪兵的战斗力?
没有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武器是不可靠的,然而土客械斗实在难以作为参考,大明这些年又逐渐趋近稳定,朱翊钧迫切地需要一块试验田来检验他对火器的改良是否有效。
这时候,战斗烈度和规模与日俱增的日本战场就进入了朱翊钧的视线。
小小的一个日本岛上挤了足足上百个诸侯,日本大名之间的战争越发残酷、彼此之间人脑袋都快打成狗脑袋了。
而且不要以为日本国土狭小就是穷国,日本的金银产量极为丰富,但是石见银矿这一处的产能就高达每年38吨,也就是三千八百万两,启元六年大明的军费也不过三千二百万两,因此日本的军阀们是不缺白银的。
军阀混战、金银丰富,这简直就是让朱翊钧实验武器的理想场所,织田家只是他的客户之一,有了这块招牌,朱翊钧才能把自己的军火卖到日本更多大名手上。
至于信奈拿着这些改进了的火枪一统日本、再反攻大明怎么办?
在封建时代,日本和大明从国力上就存在着天堑般的差距,哪怕是日渐衰颓的万历后期,大明仍旧能凭一支边军把刚刚统一、气势如虹的日本按在朝鲜打,
而且明军和日军根本的差距不在火枪上,日军在兵器上与大明相比,真正的短板在于骑兵和成规模的炮兵。
日本本土的战马矮且慢、骑兵缺乏冲击力和机动性;低得离谱的硝石产量更是不允许日本大规模装备火炮,日本在侵略朝鲜时一国的火炮数量都不及辽东军的零头。
卖火枪给日本诸侯让他们回去杀自己人,再让他们为了更多火枪、逼国内的泥腿子给大明挖矿淘金,用死在战场上的那些日本人实验明军的制式武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