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新的起点(1/3)
《入殓师》是2008~2009年度上映的一部日本文艺片,改编自日本作家百濑忍的同名殓师》,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该片曾获2008年度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2009年度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
姜成清楚的记得,当年的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正当《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下,毫无悬念地横扫了八座“小金人”时,最佳外语片奖角逐中,无人看好的日片《入殓师》反破天荒胜出,堪称第81届奥斯卡头号黑马。故事织入的夫妻爱、骨肉情、生死观,深厚动人,颇有人文色彩。
影片讲述的是失业大提琴师小林大悟回归故乡,因“旅行助理”的广告误导,成为专门将逝者送往极乐世界的入殓师,他在各种坎坷前,仍坚持不懈,并解除了多年心结。本片虽走文艺路线,可片头主人公清洁遗体时,反发觉对方是“男性”,意外造成的尴尬,增添的喜感,真叫人忍俊不禁。
全片的叙述始终处在一种舒缓状态,并无太多拖沓,相比向来以沉闷著称的日本文艺片,《入殓师》节奏尚算适中。况且男主角起初自觉工作低贱,对亲友们遮掩事实,首次工作便不断呕吐,后面更有朋友歧视、妻子离家,他的诸多不如意,亦为剧情如何发展,设出悬念。
这部影片最称道在于故事铺垫极佳,尤其是洗澡堂老板娘的角色,貌似平常多余,可等到大悟父亲死迅传来,她道出的沧桑往事,侧面透出了负心人的痛苦。而男主角在父亲手中拾到石头,引发的童年回忆,配合好抒情配乐,颇具怀旧伤感。
而由配乐大师久石让谱写的背景音乐,利用大提琴为主的浑厚音律,打破死亡带来的沉重,乐曲仿如主人公内心的洪流,可谓影片的点睛之笔。尤其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识流,真可谓神来之笔,抒情怡人、格外浪漫。那场圣诞夜吃鸡肉的桥段,强调出惟有摆脱死亡阴影,方能享受人生。结尾“入殓师”伴随着琴曲,艺术化手法,表达一种对低微工作的尊重,煽情之余,亦升华了主题。
“生命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剧中这一情节的寓意便在于此。我们也大可不必为生命的逝去悲痛欲绝。虽然有些生命的存在在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有些死亡的到来也让人猝不及防,但是当生命由存在突然化为虚无,人们也就慢慢释然了。入殓工作于死者毫无意义,或许只是给生者最后一次将厚重难言的情感释放出来的机会。而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入殓这个行业的改观。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生与死,其实人生不过在睁眼与闭眼间徘徊,其实《入殓师》看似通篇在讲述不同人的逝去,但它笑中有泪,散发着亲切的人情味。回想男主角其名“大悟”,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
这部电影是姜成除了宫崎骏的影片之外最喜欢的日本电影,尤其是其中对死亡的领悟和散发出的强烈的人文情怀都深深的令姜成着迷。
电影中姜成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老入殓师请男主人公吃河豚鱼白的片段,性情古怪的老入殓师一边赞叹口中的美味,一边述说着人生的哲理,毫无刻意。“生物吃着其他的生物生存下去,植物倒是不同。人不想死的话,就只有吃。吃的话,好吃得才行。”平淡无奇的话语却揭示了世间最大的道理:活着本就预示着死亡,既然活着那就过好每一天。充满东方的哲理韵味和细腻情感。
因为老人的逝世给姜成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一时间想到了这部电影,当年的江城就遗憾这样一部富有东方韵味优秀影片为什么是日本人拍出来的?难道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就拍不出来这样的电影吗?既然重生一回,那这部影片就不会是日本的了,由他姜成来拍吧。
不过这部电影可不好拍,没有一定的导演功底和对生命有所领悟的人是拍不出来其中那种韵味的,姜成自认以自己目前的水平的确还差一点。尤其是这本来是一部日本电影,想要把它改编为国产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将其中那些富有日本特色的服饰和丧葬礼仪改编为含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这其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不然一不小心拍成“宣传封建迷信思想”的影片了就完了。
所以姜成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一方面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改编的剧本。
不过姜成相信,通过自己之手拍出来的《入殓师》一定不会比原版的差!
※※
其后几天,姜成继续为老人守灵,白天继续接待前来悼念老人的人们。
每天看着络绎不绝的各路人群,姜成这才了解到姜家的潜势力有多么庞大,姜家为什么可以传承那么多年,为什么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世家?
就这几天的观察,姜成发现前来悼念老人的姜家族人足有上百支!遍布国内各大省市,甚至连港澳台、东南亚、南亚诸国也都有姜家族人回来。听说除了非洲和南极洲,欧洲、美洲、澳洲也都有姜姓族人存在,此次也会回来,不过因为路途遥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