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还是收了(1/3)
第三三六章还是收了
到目前,建州已经不缺耕牛了,连续几年的大力补偿制度,使得建州人对耕牛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地方,再加上这些年大家也都见识到了耕牛和新犁结合起来的威力,这两个一结合起来,使得劳动强度大大的降低,耕地的速度也是加快了很多,以前即便不算上开荒的地,只按一个劳力十亩的永业田来算,光是耕地就要用上半个月的,现在可好,三五天就搞定了。
对现在的建州人来说,宝贵得很。
农闲时并没,有需要做的,亲朋好友都能帮衬一二。但到了农忙时,大家都恨不得一天掰成五天十天的用,多一天,就能多种些,季节可不等人呢,因此这时候想请人帮忙是很困难的,你要种?我也要种呢,要不,你家先放放,先来帮我家干,干完了再来帮你?
这一充裕起来,春天能种的就多了起来,秋收也就能多收不止三五斗了,而是三五十石。于是,收入增加了,尝到了甜头的人家就更家的不遗余力的养牛,现在都不用州衙门出面,一到农闲了,就有不少人家跑到县衙门去开路引,要到外地去买牛。
才刚夏末,离新一届的天下大比还有三个多月的,建安就开始热闹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前年王况参加大比,得了个之前没有,之后如果王况不再参加也不会再产生的特等奖,去年,唯一没有参加大比的两个道,都在各自的地盘上举办了道内大比,选拔选手参加今年的天下大比。
这些偏远的地方,因为离建安太远,不如今从建安到长安所花的已经缩短了一半,路也好走了许多,还以为是和以前一样,算着,嗯,走到建安刚好赶上大比,也就提前出发,自然也就提前两个多月到了建安。
原本以为到了建安,就要白白的浪费掉三个多月的,却没想到,到建安后,建安街道的两边,早就支起了许多的空摊子,供给外地来的客人租用,不光是摊子,就连一应的家什都能从摊子的主家租到。
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着租下摊位和家什,就地取材,做起了小吃生意来,原本没想着能赚钱,只图个能将这多出来的三个月的花销赚就行,没曾想,随着离大比的日子越来越近,同时,也是秋收越来越近,各地涌到建安来采买时令农产品的商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也日渐兴隆了起来。见那些早租下摊的人赚得不少,其他人也就开始跟着学了起来,街上开张的摊位越来越多。
本来还有人担心,开张的摊位多了,赚不到钱,但事情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哪怕是开张的小食摊再多,就从来没有人会一直到夜了才打烊的,都是到了傍晚,头天准备好的食材就用完了,没得卖了。
这个摊位出租的主意不是王况出的,也不是林明刻意引导的,而是建安民众自发起来的,从第一年的大比开始,就有一些精明的人觉得,虽然不能参加大比,但所做的吃食也是建安这边吃不到的,那么多的行商,那么多的客人,为不趁着天下大比的机会支个小摊呢,这么好的彰显名气的机会可不能丢了,于是就找到住的家庭旅馆东家说合,在这家门口支起了摊,没想到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渐渐的就开始有人模仿起来,甚至出现了一些人,不光大比年来,就是建安的流水大席也来。
后来考评局一合计,干脆,也让这些人参加流水大席,但不参加评比名次,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渐渐的,一到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的时候,整个建安的所有街道两边,几乎都支上了摊子,其中最多的就是做吃的,再有就是其他地方的特产。
建安的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已经不光光是饮食界的盛事了,触角已经开始向各行各业延伸,已经初步具备了商贸会的雏形。越来越多的商人,如果要想选一门行当来当做营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建安的流水大席期间看看,有是适合做的,有是他们所在的地方没有,但又能有很好的销路的。
可以说,在流水大席期间的建安,比起长安的两市还要热闹许多,繁华许多,这是去过长安的商人的感觉。也只有这个时候,曾经怀疑过建安大张旗鼓的扩建街道和城区,扩建文庙广场多此一举的人才,扩建不是没有目的的,小东家似乎早就会有今天。
因此,当王况再次提出,明年城区再扩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反对声音,甚至还有人怀疑哪怕再扩一倍,也是不够用。
但王况,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受到远离长安这个劣势的限制,同时,建安只是建州的政治中心,无法和长安及洛阳一个是帝都,一个是东都的地位相比,建安在很长的一段内,是根本无法和这两个地方相提并论的,想要让建安成为能和长安及洛阳并驾齐驱的大都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需要的积累的,不是你建多大的城就是多大的城。
归根到底,还是人口问题,建州今年的人口,按各乡县上报的数据来统计,达到了近三十万,远超过了真实历史上玄宗年间十七万的最高水平,仅建安一县,就达到了十五万的人口。但这和长安过百万的人口比起来,还远远不如。
建安也只有在流水大席期间才能有那么一个月左右,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超过五十万,但这些人口所消耗的物资,差不多已经是建安所能提供的极限,想要有更多的人,就必须有更多的常住人口,而且这些常住人口还必须有谋生途径才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