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神祗不朽》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神祗不朽 () >> 第69章 内景福地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237962/

第69章 内景福地(1/3)

第69章内景福地

“嗯?动静都是相对的,我眼前的景色在变幻,究竟是天动了,还是地动了,亦或是天地都在受我的心境影响而动。动静从来相对的参照结果,从我们地球来看太阳是动的,地是不动的,但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就是动的,太阳就是不动的,动与静都是相对的。”

起道,任何悟道的步骤都有起道的过程,每个人起道的方式不同,但内在原理都是一样的,即人们都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经典,将自己带入到道境之中。

吕诏选择的经典便是佛门“风吹经幢”的典故。

嗖!

吕诏一步踏了出来,再次将自己的心神抽离一次,背后唰的一下,一黑一白,两团光晕出现,组成一张道图。

“有情即法动,无情无佛种。若修不动心,终成寂寞果。”

真言一出,道图散发的黑白光芒大盛。

黑白光芒之中,隐隐可见一个小人悬空而立,一手指天,一手横执,容貌模糊,整个人显得毫无生气。唯有脑后一点阴阳灵光,形如火焰,明明静止,却仿佛精灵般活跃地跳动。

很多求道者都将修持“静”与修持“不动”划上等号,以为身不动、心不动,脑袋不要动、感情不要动就能成就无上见解,这本身就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死胡同)。

一股明悟从心底深腾出来,吕诏精神无比的豁达,只感觉到了,无时无刻都在吸取大地的养分,随意一呼吸,元气就滚滚而来,进入脑海之中,和精神结合,变成了法力。

道是什么?其实谁也说不清,连中古圣贤都说不清,更何妨是吕诏呢?但是吕诏可以去理解它,它应是一切,一切,它包罗万有,无穷无尽。

作为一个求永生的修者,无论是中古圣贤还是古佛、古仙,皆是通过修炼这种方法去感知的,他们感知了无穷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如何去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亦只能用个代号来表示,叫它做道吧!

他们在感知到无穷尽时,发现了这无穷尽里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则或者说规律,就是两种东西在一起,就会产生变化,而且都是这样变化着的,所以他们就将它提炼出来,命个名叫阴阳,意思是说一切一切都是由阴阳变化而来的。

动静自然也不例外!

此时,若是一念之差,以为其中的某种应当舍弃的话,不论舍弃那一种,最后的结果都是走火入魔,只有兼容并蓄,才是动静一体,神仙逍遥的真谛。

这就是吕诏感知“道”的方式,先贤的修炼经验,得出只有以虚静这种方法才能够去感知“道”,因为道的基本变化都反映在一切中,只要你能虚静,你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感知“道”。

极静知“道”。

在生活中发现它,理解它,然后才能运用它,极动行“道”。

出世可以修炼,去体验“道”,入世可以运用“道”法治理好国家社会,做人处事亦是如此。

这是吕诏的感悟,换一个人,也许就是另一番感悟。

认识动静之理,它的构成,它的变化,认识之后还要学习去运化它。相对就是,有相对有差异,自然就能形成一种势,由于势之所趋,两者就会产生变化,变化到平衡状态,这就是一个新的。

人,能从极静中感悟,能悟,则能用。

感悟为知,能用是行,此亦谓之阴阳。

道化阴阳,诚如太极图所画一样,如环无端,反复如此,妙就是妙在这里,徼则是无与有的不断反复的变化,无穷无尽的状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它在无休止地变化着。

能平衡就是合一,就是和。能和,就是动静二者势力均衡,这时二就是一,一也是二。能平衡,就能安静,就能虚。

这种境界不停地演化,吕诏深吸一口气,忽然不顾那些对冲之力在玄胎内的肆意破坏,竟是凭借强大的君之意志观想出太极的虚影,在一种道化阴阳的意境当中,镇压住疯狂暴动的对冲之力,而后,动、静双身流转,本命精气纵横,不断的开始对这些对冲之力吸收、炼化!

吕诏肉身的眉心忽然睁开了第三只眼睛,骤然抬头,往这片灰蒙蒙看不出丝毫异常的虚幻场景望去,这一刻,他的目光中仿佛演化出了无穷智慧,无穷玄妙,直接看透了眼前的虚无,看透了世间的种种规则法度!

与此同时,一直没有动静,玄胎也抬头看向晶壁外,顷刻间变得无比清蜥,一种若有若无的感应力牵引着吕诏的神识不断延伸,仿佛看到了一片散发着蔚然星光的寰宇。

两个视角,两种观感,一念化阴阳的奇妙感觉!

吕诏好似被圣贤附体一般,凌风而立,高声喝道:“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真正的定力是从红尘中来,到红尘中去,脱离现实在“宅生活”中寻求到的静,只是放松而已,并不是真“静”,真正的静是在与他人交际之时,能够存不动心,行真静事。(附:自心能够在动态的思想行为中保持不动,就是持不动心,行真静事。)

吕诏背负道图,行走在虚幻的纹路中,念着似是而非的六祖坛经,仰望着宫殿的穹顶,似有感悟。

自经典中感悟的道,只不过是一个模式,是别人的东西;用香火演化出的道,也是虚的东西。

想要将这些转换为自己的东西,就需要实践,用实践来检验道理。

吕诏也不啰嗦,循着冥冥之中的感应,将主神念移至眉

状态提示: 第69章 内景福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