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精通机械之人(1/2)
第113章精通机械之人
第二天,阳光普照,汴梁城里的人们还不忘谈论昨日那场惊心动魄的雹灾,沈易安已经将“沈氏集团总部”的改造图完成,午后亲自去了李诫家,请他出人主持建造工程。
李诫已经从将造监的建丞升至少丞,且赵佶并不避讳,直言这就是沈易安的意思,李诫虽然自命清高,可这人情他不能不领,而赵佶又交代过,如果沈易安需要用到将造监时,李诫大可以放手去做。
自然,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不是什么庙宇、建筑规模不能超过大内,那都在不用特意禀报的范围内。
李诫看过设计图,不过是三座三进三出的大院子改造,多是挖沟砌墙、房屋修葺,便毫不含糊地答应下来。
然而这图纸虽然只有这些内容,却跟之前那些图纸一样,李诫最多也就看懂个六七成,或者说即便看明白现象,也看不透本质,搞不懂沈易安如此是为了什么。
指着一处直径一仗的原型大坑,李诫问:“这是做什么用的?”
“沼气池。”沈易安用炭笔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地指着整个沼气池结构道:“厕所和废物排放到这个池子里,在密闭空间发酵,产生臭屁一样的气体,再通过这四个牛皮囊收集起来,经过陶瓷管道,输送到厨房,作燃料。”
李诫怀疑地望向沈易安,沈易安微微蹙眉:“听不懂没关系,按照我说的做。”
“好吧。”李诫点点头。
拍卖会那天,张迪曾跟沈易安说要扩大儿童游乐园的修建,沈易安就又设计了几款更大型的设施,将图纸交给李诫。
李诫看到图纸大喜:“你可知道,大相国寺门前的那一小块地方,每日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阔建之事我早就在安排,只可惜我设计了几个,拿给旁人看总是不如意。有了你这图纸我就放心了。”
沈易安蹙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方面你还是找个专门的人跟我学习的好,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发,否则我也不能把时间都用在这上面。”
“说得对,说得对。”
沈家大院这边说干就干,沈易安也有足够的钱。经验丰富的工长带领三十几个身怀绝技的家丁,上翻下跳连梯子都省了,工程进度超乎工长想象。
但沈易安不是万能的,还是遇到一些技术难题。
穿越过来大半年的时间,沈易安发现一个道理:
他虽然不是万能的,这时候的人也没有掌握任何现代化技术,但是聪明人还是很多,有时候只需将自己的需求提出来、并提供一些基础技术信息,这些能工巧匠就能按照他说的做出想要的东西来。
比如高跟鞋,羊毛编织,他都只是起到提点的作用,并非凡事都必须亲历亲为。
作为一个合格的穿越者,从来都不是凡事亲力亲为,而是要知人才而用之,方能助自己过的快活。
比如安排会炼丹的章术士去造纯碱,让精通建造的李诫修具备功能性的宅院,培养张七圣团队成为媒体,教会沈师师、李师师和落杏儿去养猪等等。
虽然沈括被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已经过世,且没有接班人,沈易安这时候急需一个精通机械的专家。
这个人就是主持制造水运仪象台的苏颂,沈易安早就锁定了此人。
苏颂不同于本朝的其他官员,他不仅有才学,且从来不参与各种党争,因此有大把精力用来钻研科研,这就跟沈易安前世的一些科学家很像了。
水运仪象台是全世界第一个应用擒纵器计时机械,且跟天文观察结合起来,被公认为西方钟表的前身,不少现代西方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其中间隔了二三百年时间。
赵佶对苏颂一直尊敬有加,刚一登基就进拜苏颂为太子太保,增加食邑四百户,实封食邑一百户,累封为赵郡公。
有赵佶加持,沈易安想接近苏颂并非难事,但是令沈易安丧气的是,他记得老师讲过,苏颂跟苏东坡当时一起下大狱,还是住隔壁的邻居,终于隔着栅栏成为挚友,而最终两人去世竟然也是前后脚。
苏大学士逝于建中靖国元年八月,苏颂逝于六月,而且这都是阳历,阴历算起来的话,苏颂就剩三个月了。
沈易安虽然提醒过王诜,让苏大学士注意身体,而苏东坡如今才六十多岁,还有延长寿命的可能,可那苏颂已经八十多,就算再怎样养生,怕是也无力回天。
时间紧迫,趁着苏颂还在汴梁,沈易安决定亲自登门去访问,以自己为数不多的机械知识,也许能跟这苏颂学到些什么,实在学不懂的话,还可以争取一起跟苏颂主持修建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学生韩公廉。
韩公廉这人,留下的资料并不多,就连生卒年份都没有,但以沈易安目前打听到的,这韩公廉就是苏颂的科学继承人,并根据苏颂提供的资料写成《九章钩股测验浑天书》一书。
沈易安在外的名声可是“小圣人”,这本来就是有悖于科学理论的,所以沈易安担心以苏颂这样清高的性格,就算因赵佶要求见面了,也未必会让你真对待自己。
为确保见面顺利,沈易安觉得有必要让苏颂也开开眼界,于是这天下午,沈易安乘了马车去往郊外,直奔向老板的瓷窑。
沈括的着作里,已经有了关于小孔成像现象的记录,但是这时候还没有透明玻璃,沈易安决定送苏颂一个望远镜。
一路颠簸,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