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一品庶妃》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一品庶妃 () >> 第二十五章 缘由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244680/

第二十五章 缘由(1/2)

尽管贺清风并没有主动追究何志权对自己的不敬,可何志权却认为,这是贺清风窝囊无能的表现,一时间很有些得意。

大约六、七年前,枯鹰涧聚集了一群山匪,刚开始毫不引人注意,可渐渐地,竟然慢慢壮大了势力,据侦察,有两千人之多。这伙山匪武功高强,神出鬼没,来无踪去无影,而且专只打劫贪官污吏和富商大贾,令当地有钱有势的人家非常害怕却又无可奈何。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何志权作为地方父母官,也曾派出军队剿匪,可是枯鹰涧那个地方,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打了几回,不仅连一个山匪都没捉到,反而折损了不少人马。百姓们暗暗拍手称快。

贺清风来到潞州后,也了解了这些情况,不过他认为这与他无关,因为他又不会去欺压百姓,反而喜欢周济穷人。在京城的时候,他的慈悲与慷慨就是有口皆碑的。这次到了潞州,他依旧在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除夕将至的时候搭棚舍粥,因此枯鹰涧的山匪将他列入了不被打劫骚扰的名单。

贺清风甚至设想过,要把枯鹰涧的这些山匪招到自己帐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武装力量。可是这个设想被几名心腹谋臣给否定了。他们认为,这伙山匪的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恐怕不太容易受管教,到时候万一与其他人不和,反倒是个麻烦。

而且这样做很容易引起朝廷猜忌。本来先帝在遗诏里保留了两位王爷依然拥有各自军队的权力,但是他一驾崩,太后和皇帝就想尽各种办法、找了种种借口,大大削减了他们的兵力,还明令他们到了任地之后不不许再招兵买马,否则以谋反罪论处。所以,贺清风认为那几个谋臣的提议是对的,于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想观察观察再说。

有一次朝廷派了巡抚大人到潞州来巡视,何志权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设宴招待,由于贺清风是王爷,所以何志权给了他一个面子,也将他邀请在列。

那天的宴会也算是其乐融融,可是到尾声的时候,不知道何志权是不是喝多了,竟然当面拿贺清风一直没有子嗣的事情开玩笑,尽管不是很过分,只是轻描淡写地笑话了贺清风一下,可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贺清风尤其生气,当场拂袖而去,任凭那位巡抚大人怎样劝阻都无济于事。

何志权酒醒之后,恨得牙根儿痒痒,心想你就算是王爷又能怎样,现在还不是一点儿权力也没有?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也是皇帝的舅子哥,你怎么敢当场给我下不来台。可是下属们都劝他,贺清风毕竟是王爷,面子上的和气还是必须有的。

何志权总算忍下了这口气,可随即向朝廷送了一份加急奏折,说潞州枯鹰涧的山匪逐渐实力强大,经常骚扰百姓,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地方治安,可是由于潞州地方军队力量薄弱,所以请求朝廷派人来剿匪。

太后和皇帝一看到这封奏折就笑了。他们认为,何志权是个很聪明的人,就在他们想要试探一下贺清风的时候,何志权就送来了这么一个很好的理由。

于是皇帝批复了这封奏折。说朝廷一时之间也抽调不出军队来长途跋涉剿匪,刚好骁勇善战的东盛王就在潞州,就让东盛王剿匪吧。

又给贺清风发了一道圣旨,令他在某月某日前将枯鹰涧的山匪剿灭干净。

圣旨到达潞州后,何志权暗喜不已,因为他终于逮找了一个既可以整治贺清风、又可以整治枯鹰涧的好办法。将来贺清风与枯鹰涧打起来,不管谁输谁赢,他何志权都是坐山观虎斗的最后赢家。

贺清风则陷入了两难之中。从本心来讲,他是不愿意剿匪的,何况枯鹰涧的山匪也不是非剿不可。但是如果不去剿匪,就会给太后一个抗旨不尊的把柄,万一弄不好,东盛王府与山匪私自勾结意图谋反的大帽子也是可以随时扣到他头上的,而这个大帽子,正是太后和皇帝急于找到的。

想来想去,贺清风只得调集了自己的人马前去剿匪。

本来他想手下留情,也想过是不是要和枯鹰涧的首领先沟通一下,双方做个样子给朝廷看看就行了,可是又怕弄巧成拙。因为枯鹰涧并不一定会相信他的诚意,而且就算是真做样子,很容易给何志权那个小人识破,到时候反倒弄得自己被动。

于是贺清风将心一横,开始攻打枯鹰涧。

何志权奉旨做监军,要贺清风于凌晨时分、也就是人最容易困乏、警惕性最弱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

后来,这场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何志权在给朝廷的捷报中说,枯鹰涧的山匪已经被全部消灭了。

太后总算对贺清风又多了一些放心。皇帝也对她说,贺清风毕竟身上流着父皇的血,不会对朝廷不忠的。

可是只有贺清风自己知道,他还是对枯鹰涧手下留情了。他来到潞州不久就知道,枯鹰涧分涧前和涧后两处地方,这两个地方被一条深不见底的涧水隔开,而且涧水之上一年四季雾气腾腾,两边怪石林立,树草丛生,几乎没有道路可以到达涧后。只有枯鹰涧的山匪们知道,有一条秘密的通道连通着涧水的两边。

那天凌晨,看着涧前上千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身首异处,贺清风对何志权说,枯鹰涧的山匪都死了。何志权并不知道枯鹰涧的秘密,当下喜不自胜,赶忙回去写了捷报,向朝廷邀功请赏。但是太后并没有如他的愿,将他调到京城做官,而是继续将他留在了潞州

状态提示: 第二十五章 缘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