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贵谋老师讲岳飞抗金(1/2)
赫贵谋老师讲岳飞抗金
赫贵谋老师,小格,健壮。眼睛大而黑,略显突出,炯炯有神。鼻子突兀而平直,属于鹰钩鼻子那种类型。赫贵谋老师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是我们学校当时唯一一个有“学衔”的老师。
我们学校有两个有名气的历史老师,一个是初中时赵福的九乙班的班主任——裴老师。传说他是湖南大学毕业,能够背诵整本英文字典。他瘦高个,略微有点耸肩,面堂消瘦,前额突出,具有湖南人那种眼窝稍陷、眼神犀利的聪明过人的风度。打排球他老是愿意充当扣球手。据赵福说,上课时,他的手指敲打黑板的声音贼响。裴老师经常头疼,每一次头疼他总是揉太阳穴,揉一会就不疼了;裴老师把这个方法教给了九乙班的同学。赵福告诉我,头疼时,这个方法挺灵的,从此,我知道了揉太阳穴可以治头疼。裴老师从来没有给我们上过课。另一个有名气的历史老师就是赫贵谋老师。
我对历史课兴趣不浓,不是不喜欢历史课的内容,而是从小学就开始上历史课,觉得不够新鲜。
中学时期给我留下印象的历史老师有两个,除了赫贵谋老师,就是讲世界史的不知道姓名的上海籍老师。讲世界史的上海籍老师身材小巧玲珑,白皙清瘦的面庞。说一口上海味极浓的普通话,提问的时候,总是“晓得吗!”什么什么?是他第一次比较系统、详细地给我们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老师。在我们那一代中学生头脑中,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国家,这已经是被认定为颠扑不灭的史实。
上海籍历史老师之所以给我留下印象,不是因为从他那里知道了四大文明古国,而是同学们对他讲述的“腓尼基”印象深刻。他在说腓尼基的时候,总是想把这三个字的发音尽量标准化,越是认真,越是不标准,说到“尼”的时候,总是带有难以更改的“侬”的发音。同学们往往在回答他的提问的时候,也不自觉地模仿他的语调,常常引起哄堂大笑。
腓尼基人的最大贡献,是为欧洲人创造了拼音文字。上海籍历史老师讲,腓尼基人利用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发明22个字母的腓尼基人拼音字母,后来希腊字母、拉丁字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的。腓尼基人善于经商,勤于航海,他们不仅活跃在地中海与非洲沿海,还远航印度、中国,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可惜,他们经过三次“布匿战争”被罗马消灭。当然,按照英国人汤恩比的理论,腓尼基人的文明仍然存在于非洲或欧洲。
几十年来,对中学时期学习的知识,没有过怀疑;当然,有些知识忘却了,有些知识模糊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埃及印象牢固,另一个古国是希腊还是巴比伦就拿不准。于是,在网上查找一番,看了一些文章,看到了介绍有关二十世纪著名历史学家英国人汤恩比的内容,学到了一些意想之外的新知识。
大多数人的历史知识基本上都是中学时代学到的。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或者是历史教师,很少有人再去推敲历史。当我看到有人说,过去流行的所谓“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明远在网上说,英国有一个历史学家汤恩比写了一本书《历史研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介绍说,汤恩比主张使用“文明”单位取代“民族国家”进行历史研究。介绍说,过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不该说“国”而应该称为“文明地区”。考古研究表明,年代最古老的文明地区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恒河、印度河流域;可以称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中国黄河流域的“夏商文明”的年代,比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要晚两、三千年。之后与华夏文明地区同时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是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陈明远主张把西亚地区、北非地区、印度地区、希腊地区、华夏地区称为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更为科学。
说句实话,我不懂历史学,但我接受了陈明远介绍的观点。以“文明地区”为单位代替“民族国家”为单位来研究历史,更科学,更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比如,在华夏地区,唐朝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版图基本以统一国家的形式形成。这期间,华夏地区经历了两次(元、清)“文明”相对落后的民族的入侵、并统治了中国。作为宋朝、明朝两个国家已经灭亡,但是华夏地区的文明却没有淹没,而是继续存在和发展。人类共同发展文明,好像应该比封疆扩土更为明智。先人设想“一统天下”,“天下大同”,以致**在全世界同时实现,大概是圣人们、伟人们的崇高而悠远的理想。必须说明,在现代,在古代,任何一种破坏他国疆域的口号和行为,都是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忍受的。岳飞抗金上演的正是这样悲壮的一幕。
赫贵谋老师讲岳飞抗金,并不是常规的按部就班的历史课。那是松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性的历史课观摩教学。大约有省内中学的历史教师、省教育厅领导、学校领导等二十多人参与观摩教学听课。开课那天,我们班的书桌全部前移,几乎靠到黑板。参与观摩教学听课的老师们,坐在摆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座椅上。我观察,他们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