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手艺(2/3)
会木工手艺的老李头和老孙头负责制作木器——利用家里一些制作家具剩余下来的边角料,按照轻眉提供的图纸要求,九天之内交出产品。图纸上面有各种款式不一的家什物件、以及他们各个部件的尺寸大小等。最后一道工序则是要给这些家什物件漆上颜色。
老李头、老孙头拿到图纸,心中疑惑不已,“这小主子让自己做出来的家什物件个个都是小巧玲珑,不知道有什么用途?难道是小主子拿了平日里玩儿用吗?”他们心里十分好奇,想问却又不敢问,“因为小主子先前说了,现在不回答这些问题,九天后再告诉大家做的是什么东西、”
刘嬷嬷和红儿则负责绣花——将家里做衣裳裁剪剩余下来的一些白色绸缎边角料,根据轻眉的尺寸要求,将它们剪裁成一片片的,然后再按照轻眉提供的画样,在这些剪裁好的白色绸缎上绣上各式各样的花鸟水草等物。当然,绣线选择,色彩的过渡,搭配协调、针法的运用等都必须按照轻眉的规定,不得有半丝差别。
刘嬷嬷和红儿也感到奇怪的不得了,“小主子拿来绣花的那些绸缎,都是平素里没什么用途的一些边角料儿,也不知道小主子绣上花样做什么用?而且小主子让自己绣的那些图样,都是从前没有看都没有看见过的图样。”她们更想不到的是,“一直身子骨不好,卧床修养的小主子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手的好女红?”小主子不仅对那些绣品上的绣线选择,色彩的过渡,搭配协调说的头头是道,还传授给她们一些刺绣的技法、刺绣针法的运用,如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等。让她们绣出的绣品绣工细致、针法活泼,所绣佳作更为栩栩如生。母女两人现在对小主子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将任务分配到个人头上后,除了偶尔指导一下刘嬷嬷、红儿的刺绣针法运用,杨轻眉自己也找了几块大小合适的白色绸缎,绣线、以及一些绣花必备的工具,躲进自己的房子里面,拿起了小小的绣花针,也开始静心工作,动手绣制刺绣作品。感谢上天,重生后的她,居然还保留下了前世练就的一手不坏的刺绣手艺,现今还可以拿出来作为谋生的手段使用一番。
绣花,也称刺绣, 又名“针绣”,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中国古代称其为“黹”、“针黹”。又因绣花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丝织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不仅对中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清代(公元1644~1911年),各地的民间绣品皆有传统的风味,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湘绣以写实居多,色彩明快,以中国画为底,衬上相应的云雾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风格豪放。特点是绣虎、狮等,以独特的针法绣出的动物毛丝根根有力。人称湘绣“绣花能生香,绣鸟能闻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蜀绣构图简练,大都采用方格、花条等传统的民族图案,富有装饰性。色彩丰富鲜艳,针法严谨,虚实适宜,立体感强,平整光滑。所绣对象有花蝶、鲤鱼、熊猫等。 粤绣采用金银线盘金刺绣,绣线平整光亮。构图布局紧密,装饰性强,富有立体感。绣面富丽堂皇、璀璨夺目,多用于戏装、婚礼服等。荔枝和孔雀是粤绣的传统题材。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苏绣以针脚细密、色彩淡雅、绣品精细而著名,具有平、光、齐、匀、和、细、密等特点。题材以小动物为主。如《猫戏图》、《风穿花》、《鱼虾图》等。一九六六年,苏绣艺人创造出了绣品正背两面纹样、针法相同,色彩迥异的双面异色绣;一九八零年,苏绣艺人邱秀英、殷濂君首创成功了一种双面异色、异样、异针法刺绣(双面三异绣 ),首幅作品《猫狗图》的两面奇迹般地分别出现了猫与狗的不同图形,突破了双面绣两面图案必须一致的禁区,其技艺达到了鬼斧神工的程度。如锚的眼睛,两面颜色不一样,十分引人入胜,其刺绣技艺之高超,是刺绣中的精品。
杨轻眉那天在冀州城里四处转了转,发现这大齐王朝所出的绣品,多为实用,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这些装饰,又多在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服装刺绣中,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腕袖”( 上衣袖口 ),通常情况下多绣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二方连续图案。“领口”,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饰以花卉图案。“裙子”,是大齐王朝妇女们常用的衣服,前后各一片,常常嵌边、绣花,而颜色多为黑、蓝、红色的底。“上衣”,绣花多在胸口,常用图案有牡丹花等。“凉冠”是妇女夏天束发用的,常常以黑底绣花,甚为精致。孩童的“兜肚”,多是红色镶边的绣花,一般绣有莲生贵子、富贵长春等寓意吉祥 、繁衍的图案 。也有的少数上面绣有五毒虫,以取毒不近身的意思。男孩子身上的“围嘴”,常绣有双虎对头、双狮对头、五福捧寿的图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