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搁着牵驴呢啊?(1/2)
次日。/p
武长风在车间视察鱼骨天线生产情况,及时纠正问题,以及充当产品质量督察员。/p
“这个压弯弧度要注意,美观简洁是第一要务。”/p
“打螺丝不要太用力,铝管都被压瘪了。”/p
“大家都是有经验的工人,学习不难,难的是精,快,稳。”/p
“但要记住,工作经验并不是质量标准,要对比合格产品来组装,发现问题,主动解决。”/p
武长风逛了一圈。/p
这些工人素质还是蛮高的,说一两句都能进去,主动转化成质量标准。/p
如果是农民工,没个十天半个月练习都是痴心妄想。/p
那时武长风早就破产了。/p
而且,还颁布一条硬核规矩:禁止随地大小便。/p
这可不是一个笑话。/p
在上一世,一家国企空降一位领导,颁布了几项改革方案,第一条就是禁止随地大小便。/p
工厂走上正轨,将来进货的商人越来越多,这尼玛遍地是地雷。/p
恶不恶心人啊。/p
这个时代,一些企业管理制度混乱无章,没人管,没人问。/p
职工上不上班随意,反正也没活。/p
都等着国家给予救助,一片乱象。/p
初始工人们明显带有反抗情绪:你武长风管天管地,还管人拉屎放屁?/p
武长风就说一句话:“违反者,扣钱!”/p
经济压制,让工人们不得不服。/p
闹?/p
谁敢呐!/p
临近中午,江城市三位家长探头探脑的敲开厂区大门。/p
武长风亲自迎接。/p
小胖妈战战兢兢的问道:“厂长,不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吧?我可是听说你们在帮国家做事。”/p
武长风笑的有点尴尬:“不需要,我们是经济建设中一环,又不是军工,大家随意。”/p
三位家长松了一口气。/p
“这个厂长我记得不是生产拖拉机的吗?怎么做上高科技了?”/p
另一个家长回道:“你那都是陈年老消息了,这厂长初始确实是生产拖拉机。”/p
“花了一大笔钱挖来几个半吊子工程师。”/p
“谁想到生产出来的车头,还没开出厂门口就趴窝了。”/p
“折腾了小半年,一辆能开的拖拉机都没下线。”/p
“据说矿务局领导脸都黑了,大把砸钱,成效毛都没有。”/p
“最后还是一个农民救了厂子,问能不能给焊个车斗。”/p
“这才勉强活了下来,不过效益确实不咋地。”/p
三个娘们叽叽喳喳,扯起家长里短,犹如逛菜市场,搞得武长风好像旧时代跟班的小屁虫。/p
“三位女士,你们是不是……”/p
三个家长哦了一声:“差点忘了,天线,我们买天线!”/p
武长风一伸手:“这边请,由于我们产能紧张,各个地区都在要货。”/p
“还得为国家做数据,供不应求啊!”/p
三个家长尽管还不知价格多少,但神情一紧,问道:“可你不能让我们白跑一趟啊,我家孩子哭闹起来那嗓门,我可受不了啊。”/p
“额……”武长风做出勉为其难状:“那我找领导商量一下,说什么也得挤出三套给你们。”/p
“哎呀,谢谢小同志,一看你就是好人。”/p
“对了,这天线多少钱一套?”/p
“别太贵,否则我们也买不起。”/p
武长风一顿吹嘘,什么高科技,是潜伏人员从大洋彼岸舍身冒死搞来的机密。/p
吹的三位家长神情紧张,听到潜伏人员安然无恙归国,又是一阵轻松。/p
故事的精彩程度,堪比007!/p
武长风再次说道:“你们看,就这份来之不易的鱼骨天线技术,一套200块钱不过份吧?”/p
三位家长嘴角一抽。/p
啥玩意?/p
200块钱?/p
我们双职工家庭,一个月才500多块钱工资,这玩意要200?/p
你咋不去抢钱呢。/p
故事在精彩,一旦触碰个人钱包问题,三位家长也是如同对待阶级敌人一般。/p
“真的不能在便宜了,这是国家定下的价格。”/p
家长顿时眼冒绿光:“国家定下的价格?小同志啊,那是不是还有计划外的价格?你怎么不说全呢。”/p
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名词“价格双轨制”/p
一种是国家定下的商品价格。/p
一种是完成国家生产任务,工厂多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自主定价。/p
这种现象催生一个特色职业:倒爷。/p
武长风咳嗽几声:“产能紧张嘛,国家的任务还没完成,计划外还未定价呢。”/p
“那去找领导问问呐!”/p
武长风哼哼唧唧几声,在家长软磨硬泡的情况下,带着几人来到办公室。/p
此时。/p
温州商贩吕广财刚刚到达,正和柳条扯皮。/p
武长风开门进入问道:“领导,这三位同志想购买天线,但价格上……”/p
柳条瞬间明白武长风在演戏。/p
冷冷开口:“怎么回事?这点小事还用我过问吗?”/p
家长热情的上前握手:“哎呀,没想到领导竟然是女同志,我和你说,你得好好照顾我们广大妇女同胞呀。”/p
武长风在后面不动声色的伸出一根手指,然后折了一下。/p
柳条看在眼里,有些傻眼,斩断一半价格,合适吗?/p
这还有吕商人在场呢。/p
无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