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念戎马倥偬惆怅魂,幸万顷波中逍遥身(1/2)
五年后,泰安十六年春。颍州。/p
“包子包子,刚出笼的热包子喽。”/p
“大饼大饼,两文钱一个大饼。”/p
…………/p
颍州的某处小镇上,卖吃食的、卖菜的、卖布料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得不行。阿瑞掂了掂钱袋里的碎银子,果断买了一堆青菜、一篮子鸡蛋、一只鸡,拎回去给自家主子补身体。/p
阿瑞走了十几里地,回到他们在乡下买下的一处小院。那里山水灵秀,丰饶淳朴,而且十分清静,是养病的绝佳地点。/p
推开门,阿瑞便见刘汝卿正在厨房里熬『药』。话说刘汝卿能跟他们来到隐居于此,当真出乎阿瑞的意料。当年,邵安悄悄离京时,并没有通知刘汝卿。等刘汝卿发现邵府大门紧锁时,二话不说直接骑着马沿路追来。他追了一天一夜,终于赶上了邵安的脚程。/p
邵安莫名其妙的看着刘汝卿,玩笑道:“你是来送我的吗?也不必送这么远吧。”/p
“谁说我是来送你的。”刘汝卿对于邵安的不辞而别很生气,语音硬邦邦的说道,“你不是说认我做弟弟吗?我要跟你一起走。”/p
“你还有官职在身。”/p
“辞了。”刘汝卿直接就挂冠而去了。他才不会留恋官位,没有邵安在,他何必还待在中书省呢?他态度十分坚决,“就算你不理我,甩掉我,我也一定要找到你,跟着你。”/p
邵安无语,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如此任『性』妄为啊。/p
后来的几天,邵安不理会刘汝卿,而刘汝卿坚持跟着,一直跟到了颍州。后来,邵安在颍州遇见了徐策,此时徐策已考中了秀才,春风得意时又看到了故友,自然倍感亲切。/p
万幸的是,当年冯彻并没有告诉徐策,关于邵安的真实身份。此时徐策只当他是有后台的贵人,拉着邵安回顾当初,在颍州和冯大人一起办案时的日子。/p
“冯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听说他现在在刑部为官,真替他高兴。”徐策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p
“你也不赖,当年要不是你,冯大人怕是扳不倒那些贪官。”/p
“我不行。我就会点邪门歪道的,正经的四书五经,看了又忘,忘了又看,根本记不进去。”/p
“你能考上秀才,说明资质不差。好好读书,还是有希望的。”邵安没想到会找到自己的同类,他年少时也不爱四书五经。然而科举却必考这些,难倒一片读书人啊。/p
“看刘兄谈吐不凡,到时候学问上的事,我可要请教你了。”/p
两人相谈甚欢,徐策在谈话中才知道,邵安是来南方养病的。正巧,徐策乡下亲戚的房子正好空着,邵安便买房住下,不曾想刘汝卿也腆着脸跑到厢房住下了。邵安本以为他是年少心『性』,过几天就会离开,没想到,他一住就是五年。/p
如今,阿瑞已经把刘汝卿真的当作了邵安的弟弟,他提着菜篮子进了厨房,和刘汝卿打了声招呼:“二爷,熬『药』呢?”/p
“嗯。”刘汝卿应了一声,见『药』熬得差不多了,起身找了个碗倒出来,端去了书房。/p
刘汝卿进屋时,发现邵安又在伏案写着什么,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腾”地一声搁下碗,立马上前抽掉他手,都说了不能劳心费神,你还写?”/p
“咳咳,随便写写画画,哪里劳心费神了。”被刘汝卿抓了个现行,邵安颇为不自然的说道。/p
“明明写的是奇门遁甲什么的,机关阵法最是耗神,你以为我看不懂?”刘汝卿没收了桌上的笔墨纸砚,把『药』递给邵安,“哥,该喝『药』了。”/p
“这回不是奇门遁甲,这次只不过是记录一个阵法,当年我和李洪义,就曾破过此阵,现在不过是把它默记下来。”邵安捧着『药』碗自豪的说道,“一点都不耗神,你要相信我的记忆。”/p
“先喝『药』。”刘汝卿盯着邵安手中的碗,不见底是不打算离开的。/p
在刘汝卿的监督下,邵安不得不一口气喝完『药』。他悲哀发现,自己和刘汝卿相处的越熟,刘汝卿就越大胆。当年那个只会跟在他身后唯命是从的小小中书舍人,彻底消失不见了。/p
喝完『药』后,邵安还想接着写,刘汝卿不给他『毛』笔,生气的说道:“不就是阵法回忆吗,你来说,我来记。”/p
“你会?”邵安惊奇的看着刘汝卿,他可是从来没碰过兵法书籍的。/p
“我可以学。”刘汝卿脸『色』一拉,不服气道,“至少,我比你的傻哥哥要聪明多吧。他当年都能学会,我也能行。”/p
此时,刘汝卿已经知道了邵安和李洪义的关系了。当年他还在邵安手下办差时,就很奇怪,为什么丞相对李将军,每每都手下留情,甚至要封还圣旨,帮李洪义一把?难道官场之上,政敌之间,不该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吗?/p
刘汝卿可不像秦叔那般精明,秦叔就算察觉到什么不对,也是乐得装傻,绝不会多问邵安一句。然而刘汝卿却是一个劲的问,直到问的邵安不耐烦了,终于把这段秘密告诉他。/p
当刘汝卿得知李洪义就是邵安的哥哥,而皇帝想方设法的拆散他们时,他的怒气简直要冲天了。他想起相党和枢党的争锋相对,想起李洪义对邵安的冷言冷语,想起皇帝的高深莫测。他终于知道了所有事情的真相,然而这真相却如此令人伤感与震惊。/p
从此之后,刘汝卿就开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