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回 樊子盖驳论江枫馆,七王爷献计孤月夜(2/2)
”樊子盖提高嗓门压了一下全场,说道:“即便子盖也是如此,我父樊儒,本是梁武帝萧衍之臣,太清三年,侯景叛乱,举家北迁,自从归顺隋主麾下,仕途依旧,富贵可保。以我为鉴,归顺大隋,有何不可?”这番话,多少又让梁国的臣子有些信服,但亲陈派的官员依旧各持己见,争论不分高下。一番争论,梁后主萧琮看难有分晓,只得先让樊子盖回驿馆歇息。
樊子盖回到驿馆,也颇感时事艰难,独坐院中石凳上,难得偷闲,觉着萧氏皇族之中,顾忌颇多,若不想个万全之策,难以说服。仰望夜幕,只有孤月映空,正在愁眉不展之时,忽见一个下人来报:“七王爷萧玚求见。”
“快快有请。”
樊子盖知道这七王爷萧玚,与杨广结交深厚,一心想并入隋朝。如今萧玚到来,必定是有好消息。二人相见,宾主各坐,萧玚还没开口,樊子盖言道:“陛下来的正好,今i辩论,恐怕冒犯了不少萧氏宗亲,到让我越加为难。”
萧玚言道:“我来正是为了此事,今i宗室和臣子们都政见不一,可否定一居中之策,以安抚众人。”
“居中之策?”樊子盖眉头紧锁,思量着问道:“王爷所说居中之策,想必已经成竹在胸,不妨提示下官。”
萧琮言道:“大隋皇上可否先招梁国德高望重的老臣,到隋朝任要职,一年之后,再召梁主归顺,这样一来,信赖倍增,梁国人才能安心归附。”
樊子盖一听,这到是个办法,说道:“萧珺已是晋王妃,萧已在大隋为官。?
萧玚摇了摇头,说:“萧珺自幼浪迹街头,虽有怜悯,但无威望;萧入隋不过九岁孩童,如今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左千牛,算不上德高望重,焉能说服众人??
“不知梁国德高望重之辈,何人可选?”
“**萧岑、安平王萧岩,两人都有皇叔之尊,但萧岑xing情平和,偏好安逸,可以召他入隋为官。”
樊子盖听得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喜道:“哎呀,若非七王爷提醒,下官定要耽误了大事。”
说着,樊子盖起身拿出一罐茶叶,喜笑颜开的说:“七王爷一席赐教,让我受益匪浅,我这有关中的‘仙毫’,不妨沏壶茶,品尝一番。”萧玚自然乐意,二人趁着夜se,品茶闲聊,甚有交情。
樊子盖得了七王爷萧玚的提醒,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即刻返回京师,交予隋文帝杨坚。快马飞奔,沿途接应,不i书信便送到了京城。
隋文帝杨坚得了江陵樊子盖来的书信,便把高颎、苏威二相一同召入宫里,两位宰相各坐一旁,杨坚从龙书案上拿起一封书信,说道:“这封奏疏是樊子盖几i前写给朕的,他要求朝廷先征召德高望重的梁国贵戚,换得信赖,梁主才可放心归顺。”
高颎接过了这封奏疏,看了一下,言道:“恕臣直言,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多不得善终,萧家宗室是担心一旦大隋吞并梁国,他们也重蹈覆辙。所以梁国便想联和陈国,抵抗大隋,以求夹缝生存。”
苏威言道:“臣斗胆直言,萧氏在江南是有名望的大姓,陛下若能给萧氏恩典,宽仁相待,i后取了江南,也好收拾人心。”
“嗯。”杨坚听着二人说的有理,便对高颎言道:“即刻起草一道诏书,征召梁国**萧岑入朝,免得梁国人人自危。”又对苏威言道:“如果萧岑入朝,就命晋王杨广及萧珺前去迎接,不可怠慢。”
高颎领了旨意,草拟好诏书,传往江陵。梁国虽然是大隋藩属国,隋朝皇帝的诏书送到萧琮那里,萧琮虽不跪旨,也要躬身接旨。
长话短说,**萧岑年事已高,被隋主征召入宿隋,担当要职,梁主萧琮自然不敢阻拦,正好借助萧岑为自己归顺去淌淌水深。萧岑遂告别了梁主萧琮,前往京师大兴城任职。
一路颠簸,来到潼关。萧岑远离荆江,初到关中,远望如此雄关,心中暗自称绝,这高关险隘,正如唐代韩愈诗曰:
荆山已去华山来,i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侯远,相公关下久徘徊。
只见城门洞内,两队隋兵小跑而出,关外分作两列,在一群侍卫拥护之下,迎面走出三人,萧岑一看,亲切万分。
yu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